先大概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2014年毕业于湖北的某二类本科院校,历史科班生。大四的时候有想过要考研,但是当时实在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就没有去考。毕业工作了几个月之后,觉得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还是要继续深造,所以在8月份辞职回家,正式开始专心准备考研。时间比较紧张,我选择了报辅导班,博仁确实给了我很多帮助。
下面开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特别是写给很晚才开始准备的童鞋们,我的感觉是,考研的准备重点不在于时间长,而是在于找对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一、做好科目复习规划
每一科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复习规划:
(1)怎么复习:找各种经验贴,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与计划。
(2)用多少时间,在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任务:比如在9月份时,我计划一天看5小时的历史教材,于是会计算自己看课本的时间,然后计算一天总共能看多少页,最后计算花多少天可以看完,再在这个天数上加上一点弹性时间=完成该任务的极限日期。
(3)每天11个小时如何分配给不同的科目:结合经验贴+考研时间+个人习惯+科目特点来规划。我的具体时间分配是:
1)我会在下午14:00/14:30这个时间段去复习英语真题,符合英语科目的考研时间。
2)我会在早上睡醒后在宿舍简单复习昨天的重点内容,晚上回宿舍前看一下今天做的笔记or错题等。
3)交叉复习:早上的时候我会复习专业课和英语单词,下午做英语阅读+专业课,晚上复习政治+专业课(不同阶段都有复习侧重点,复习时间的分配与复习内容的组合可以有所调整,比如前期着重复习英语,后期着重复习专业课,最后着重政治冲刺与历史知识的背诵)
4)利用黄金时段与时间小板块去背诵单词、作文模版、练字等
虽然我开始得比较晚,都快9月份了,但比那些战线拉得过长的同学,状态要好的多,感觉到12月还是有很多精力的;但是像我这么迟才复习还能考上实在是要感谢帮忙复习的博仁助教!还有运气好!所以,考研是没有绝对的,不是说你复习早了就考得好,复习晚了就考不上,技巧、方法、动力、时间规划、资源才是最重要的。
二、重视答题模式
我的英语底子还不错,在备考过程中,没有买很多资料,认真背了大纲单词,做了两三遍历年真题,最后成绩还不错。我的政治就是一般水平,不说什么了,我主要想提醒大家,笔试一定要重视答题模式。尤其是历史学专业课的答题模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只考查主观题,对表达能力要求高。所以在答题逻辑方面和用语方面,逻辑一定要清晰,不能太紊乱,还有就是用语方面一定要干净到位,不要太口语化,也不能够太宽泛和模糊。除此之外,一定要懂得答题技巧,比如某个问题确实不知道,可以联系相关的史学知识进行扩展,尽量让自己有话可以说,最为主要的是一定要让自己的答题内容基本和问题沾上边,不能够说了很多却没有说到重点上面。个人建议最好不要留空白,因为留了空白绝对不会有分,再怎么也要答些内容上去,这样可以基本保证你有分可以拿。 关于具体的答题技巧,可以去听听博仁的答题技巧课,老师总结的特别到位。
考研与其说是一场实力的比试,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复习过程中的孤独、无助、彷徨以及对自己的不满、对前途的不确定,都会不时的围绕着你,让你挥之不去。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考研的胜利者。而且我想说考研不在于你开始得多早,而在于你投入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