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从2007年开始全国统考,考试科目: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参加全国统考,以下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寅达老师简介。
郑寅达
HOME PAGE:
郑寅达,男,1951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出席全国第一、第二届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第一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1992-1993年到澳大利亚Ld Trobe大学从事合作科研一年。1998年被评为教授、博导。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华东分会会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教学方面,主要讲授《世界现代史》、《法西斯研究》、《二十世纪世界史专题研究》等课程,其中《世界现代史》课程获得过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首届电教课程评比三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5年被推荐参加全国精品课程评选。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参加编写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世界现代-当代史辅导与习题》等教材与教参资料,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参加编写华东师范大学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担任世界现代史部分的分册主编。
科研方面,曾连续参与国家重点社科项目的研究工作,“六五”期间参加本教研室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在其中承担德国部分的研究工作;“七五”和“八五”期间参加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法西斯主义研究”和“法西斯体制研究”,在其中承担纳粹德国研究。至此,科研方向基本确定在法西斯德国研究上。在这一基础上,一方面延伸研究对象的时段,从纳粹德国史扩展到20世纪德国史,另一方面为了教学的需要,尝试对法西斯问题作综合研究,开设了“法西斯研究”课程,并为辞书出版社“点击丛书”写作了《法西斯》一书。另曾合作主持过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研究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主要负责《纽约城市发展研究》和《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社会与人文环境研究》2个子项目的研究工作。除了项目成果外,还出版过我国第一本澳大利亚通史著作《澳大利亚史》,合著《德国史纲》,在齐世荣先生主编的“精粹世界史”丛书中合作撰写《法西斯运动与法西斯专政》,在齐先生为政治局讲课的后续作品《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一书中写作德国部分的内容。199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会议桌上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国安排战后世界纪实》,当年被上海市委宣传部定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推荐书目。日前已同人民出版社签定合同,单独写作该社组织的“国别史系列”中的《德国史》一书,目前正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
论文、论著目录:
论文:(按发表时间排列)
1.《论泰勒挑起的一场论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2.《战前纳粹德国的对英政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和《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出版,1982年版。
3.《在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12期。
4.《1939年的欧洲――战争还能够避免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纳粹德国的外交战略,1933-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论纳粹德国的军事战略和战争准备,1933-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7.《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形成和爆发的标志吗?――与宦乡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
8.《纳粹德国政治体制初探》,《世界历史》1988年第1期。
9.《现代世界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2期。
10.《注意从社会发展史的高度分析战后历史新现象》,《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1 期和《探索与争鸣》1988年第2期。
11.《〈希特勒夺权备战之路〉简评》,《世界历史》1988年第3期。
12.《希特勒为什么屠杀犹太人?》,《历史大观园》,1988年第9期。
13.《弗·艾伯特小传》,《联邦德国研究》1989年第1期。
14.《古·斯特来斯曼小传》,《联邦德国研究》1989年第3期。
15.《论1920-1934年纳粹党同德国主要社会阶层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2期,后被《人大复印资料》采纳。
16.《试论法西斯运动的历史方位》,《德国史论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17.《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动》,《地理教学》1996年第1 期。
18.《浅谈新法西斯的分类与兴起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3)》,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19.《20世纪的法西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1998年第12期《新华文摘》转载。
20.《本世纪下半叶发人深思的一幕--评「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载于《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3期。
21.《第二次世界大战罗马教廷与意德法西斯政权的关系》(与顾卫民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道风·汉语神学学刊》(香港)1999年春季期。
22.《中国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德国历史》,《历史教学研究通讯》 1999年第2期。
23.《法西斯:20世纪的人类毒瘤》,《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4期。
24.《优化成才环境,注重全面发展》,《国家历史学基地建设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5.《整体化运动与多样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关于世界现代史教材与教学的一点思考》,载于《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6.《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城市改造与城市文化》,《世界现代史新论续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27.《<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路》,《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
28.《史料丰富,视角全面――<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评介》,《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转载。
29.《解析法西斯的外在迷惑性》,《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6期。
30.《法西斯兴起的体制机制性原因》,《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1.《战后德国为何认罪态度较好》,华东师范大学编撰的《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文集》,部分内容载于2005年5月9日《新民晚报》
32.《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社会与人文环境咨询报告》,共6万字,本人作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研究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大都市比较研究”的主持人撰写的咨询报告。
著作与教材:
1.《澳大利亚史》,郑寅达 费佩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共23万字。
2.《德国史纲》,孙炳辉 郑寅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共35万字。该书获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三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2001年3月由台湾昭明出版社再版。
3.《会议桌上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国安排战后世界纪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共17万字,当年在上海市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读书活动中被列为推荐书籍,2003年再版。
4.《精粹世界史·法西斯运动和法西斯专政》,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本人在其中承担德国法西斯和新法西斯的撰写,共约14万字。
5.《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齐世荣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本人撰写第五章: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统一和第三帝国的灭亡。
6.《法西斯体制研究》,朱庭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本人撰写其中10万字。
7.《法西斯新论》,朱庭光主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本人撰写其中4万字。
8.《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本人撰写500余条,约15万字。该书先后获得上海市1995-97年优秀著作三等奖和全国首届辞书评奖三等奖。
9.《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937、7-1939、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本人参加选编、注释和通稿工作,并校译其中10万字。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人担任编委,并撰写其中4万字。
11.《社会科学争鸣大系·历史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本人撰写其中2万字。
12.《世界现代史》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人撰写其中2/5篇幅,约20万字。
13.《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共40万字,本人撰写22万字。
14.《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共35万字,本人撰写一半内容。
15.全国初中教材:《世界历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担任分册主编,并撰写9课课文。
以上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寅达老师介绍,更多历史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可以在历史学考研网查找,关于历史学考研问题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