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313历史学基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日期:2012-01-04]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lbx [字体: ]

一、知识归类
1、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⑴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⑵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⑶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⑷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与邻国的战争
⑸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规抗
⑹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
⑺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⑻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⑼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美苏争霸
2、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⑴维也纳体系
①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②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③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是,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开会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特点: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
⑤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9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则表明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
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内容包括: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以及国家联盟的建立。
②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③矛盾
对待德国问题
殖民霸权问题(势力范围)
欧洲霸权问题
扭结点 海上霸权问题
国际联盟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
欧洲安全问题
法 德(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主要矛盾)
几对主 英 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
要矛盾 美 日(争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
美 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矛盾)
④调整:a.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b.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⑤瓦解:a.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b.1936年德军
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c.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
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d.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
赛体系彻底崩溃。e.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⑥瓦解的原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⑶雅尔塔体系
①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②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③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① 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出现: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时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⑤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c.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⑥雅尔塔体系演变的自身特点: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穿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战争)。
⑦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美、苏对盟国的控制也不断减弱。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级格局的基础终于松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
⑷世界格局多极化
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级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两级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国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合限制,有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的不同:a.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b.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c.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事件。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演变的过程。
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原因:a.两级格局终结,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b.当前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都无法与美国单独抗衡,因此新的实力对比尚未稳定下来,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3、重要的国际会议
⑴维也纳会议
①时间:1814—1815年
②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
③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c.英国夺得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④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成为维也纳体系。
⑵柏林会议
①时间:1884年
②参加国:欧美15国
③内容:调解欧洲殖民国家争夺非洲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④影响: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
⑶巴黎和会
①时间:1919年
②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
③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
④影响:建立凡尔赛体系,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⑷华盛顿会议
①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
②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③召开:1921—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
④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会外签订)、《九国公约》
⑤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自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⑸慕尼黑会议
①时间:1938年
②参加国:英、法、德、意
③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④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⑹开罗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埃及开罗
②与会国:中、美、英
③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④影响:有利于三国联合对日作战。
⑺德黑兰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伊朗德黑兰
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③内容: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④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⑻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于苏联的雅尔塔
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③内容:a.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b.准备在战后建立联合国。c.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④影响:加速了德国的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⑼波茨坦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夏于德国波茨坦
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后杜鲁门)、丘吉尔(后艾德礼)
③内容: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b.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④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⑽亚非会议
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
②时间、地点:1955年于印尼的万隆
③决议:支持《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基本原则和民族自觉得原则,支持一切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根除殖民主义,加强彼此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⑾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①召开: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德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②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重要的国际条约(不包括中外条约)
(Ⅰ)不平等条约
⑴《江华条约》:时间(1876年)、签字国(朝、日)、内容(略)、影响(日本打开朝鲜门户)
⑵《朴茨茅斯和约》:时间(1905年)、签字国(日俄)、内容(沙俄政府承认朝鲜为日本势力范围;同意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和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日本还得到库页岛及其附近岛屿)、影响(使日本把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东北南部,为侵略中国和吞并朝鲜奠定了基础)。
⑶《日韩合并条约》:时间(1910年)、签字国(朝日)、影戏(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
⑷《色佛尔条约》:时间(1920年)、签字国(土耳其和协约国)、影响(使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
(Ⅱ)政治、军事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⑶《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⑷《洛桑和约》: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协约国承认土耳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等特权,并规定海峡地区实现中立化,使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⑸《凡尔赛和约》:▲时间: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内容:①重划德国疆界:a.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b.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同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②瓜分帝国海外殖民地:a.形式:“委任统治”;b.概况:非洲和中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③军备: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④赔款: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⑹《四国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使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解体。
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意五国签订,规定五国各自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
⑻《日中协定》: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规定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⑼《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与会九国签订,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⑽《洛迦诺公约》:▲签订:1925年,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内容:德比法英意互相保证维护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领土现状。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解决。法国分别同波捷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影响: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⑾《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德日意签订,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扩大侵略战争。
⑿《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德国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赢得备战时间,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⒁《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⒂《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订;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投降;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⒃《波茨坦公告》: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⒄《联合国宪章》:1945年中、美、苏、英等50国在华盛顿签署。
5、重要的国际组织
⑴反法同盟
①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②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⑵“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①组织演变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其目的是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接着又成立四国同盟(包括英俄普奥四国),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
②主要活动:a.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了革命。b.1820年,意大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决议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革命。c.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实行。
③瓦解: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④性质: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⑶国际联盟
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③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④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⑷法西斯同盟
①形成:a.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b.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c.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②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⑸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②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中的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③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⑹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春天空,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俄)、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⑺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有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⑥影响: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⑻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⑼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由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发起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制裁,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⑽北约和华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后来的“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6、重大战事
⑴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⑵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⑶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⑷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⑸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国进行的战争。
⑹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⑺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⑼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⑽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再停战协定上签字。
⑾侵越战争:a.时间:60年代初—1973年。b.经过:美国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道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7、大国双边关系简述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⑵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大败法国。
⑶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⑷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把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⑸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
⑺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⑻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⑼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亚洲安全问题
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⑽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⑾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2)英德关系
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
⑵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
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⑷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相继取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大败德国,取得一战胜利。
⑸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开进莱茵不设防区不予反击;对德入侵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确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
⑻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渐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使德国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参与发表华盛顿26国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战役战胜德意在北非的军队,北非登陆迫使德意军队投降;诺曼第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相继参加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⑼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在纽伦堡队纳粹战犯进行审判。
(3)法德关系
⑴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⑵1814—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⑷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⑸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
⑻二战后期,与美英分区占领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4)英美关系
⑴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⑵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
⑶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⑷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⑸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因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⑹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⑺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⑻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5)美日关系
⑴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⑵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⑶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国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国打败日本取胜。
⑷日本投降后,美国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⑸二战后,美国大力资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激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二、知识深化
1、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对:⑴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⑵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⑶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⑷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世界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⑴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⑶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⑷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⑴17世纪下半期—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其中又可分为:①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此外,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第二个内容。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并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国际关系。③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在斗争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导致一战爆发,最终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⑵一战后—二战期间为第二期间,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欧洲主要国家实力削弱,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从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到瓦解,二战爆发,世界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⑶二战后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级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①1945—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②从60年代—70年代,是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级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变得根本动因包括: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
3、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4、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
⑴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的全球独霸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领土扩张阶段,第二、三、四阶段是以经济、军事和文化扩张为主。对外扩张政策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门罗主义”,积极推行“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政策。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多次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①一战使美国经济繁荣,企图支配世界事务,实行金元外交。②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推行绥靖政策。③40年代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而修改“中立法”,后通过“租界法案”。珍珠港事件后,参加二战,并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又与苏英等国合作,安排战后问题,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④二战后,在欧洲推行“冷战”,在亚洲则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表现为:①采取以遏制苏联委中心的“冷战”政策,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②在亚洲扶蒋反共,后发动侵朝、侵越战争。③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依据是: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主要特点是:以“公正”为幌子,用资本作渗透,以武力相威胁获得更大的利益。
⑵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其目的是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其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但19世纪末,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的挑战,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分别与日本和法俄结盟,并协同作战。
⑶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华分别采取得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美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原因是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期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处于对外扩张的目的,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苏联开始主义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⑷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恢复和丧失
一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后,法国先后与比波捷等国结盟,势力弥漫于欧洲,成为抑制德国、遏制苏俄的欧洲盟主。主要原因有: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惟一强大国家;英国的实力均衡政策一时难以立即奏效;美国因为巴黎和会失败,外交重点放在拉美和东亚,争夺目标尚未转向欧洲;凡尔赛和约基本体现了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的要求,成为其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石。
但法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时间不长,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国对其妥协纵容,这就标志着法国欧洲霸主地位丧失。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英国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使德国迅速振兴,打破了法国一时称霸欧洲的局面。
⑸日本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把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取中国台湾,吞并朝鲜。1931年更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大陆政策彻底破产。
⑹英法美等国在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是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形成的。英法美等国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软弱地位、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受反苏反共恐惧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世界争霸的总态势中,基本处于守势。面对法西斯的攻势,一方面由于利益受损而与之有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愿卷入冲入,力图维护与其利益相关的“和平”局面,为此采取让步、姑息、妥协、迁就的方针,避战求和,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力求“祸水东引”,挑起苏德冲突,从而产生了绥靖政策。其实质,史学界认识不一,一种认为是“祸水东引”;一种认为是“避战求和”;一种认为是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和平而采取得妥协、投降政策,为此实行了包括牺牲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祸水东引”的方针。
在慕尼黑会议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不干涉政策”,对日本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也是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点,英法由不干涉到干涉,迫使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关于破产的标志:一种认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后破产;一种认为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张伯伦下台,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5、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
①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6、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20世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可分为前后两大阶段,以1945年为分界线。
1945年以前属于法西斯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泛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运动掀起过两次浪潮,①一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的法西斯的滋生,主要包括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党、1920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②从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结束,这是法西斯运动大规模泛滥时期。德日三国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意日三国接近结成轴心国法西斯军事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的共性,主要包括:①法西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才出现的现象。②法西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歌颂暴力和战争。③其社会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分子为主的中下层民众。④法西斯主义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⑤宣传和推行独裁统治,认为独裁制符合人类社会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内在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最佳手段。
7、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各自的特殊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其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⑴共同原因: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德日两国经济陷入困境,阶级矛盾尖锐。为了对内镇压,对外寻找出路,两国的统治集团选择了法西斯道路。
⑵德国的特殊原因: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分惩处造成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痛恨心理。纳粹党利用这一矛盾,煽起民族复仇主义,从而获得广泛支持。②德国是后期的资本主义强国,始终缺乏海外殖民地,希特勒扩大生存空间的宣传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因此德国法西斯发动对外战争是必然的。
⑶日本的特殊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资源不足、国内市场下载等问题。因此日本始终把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继而独霸中国做为既定目标。在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日本很快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与日本争夺东亚的主要是美国,华盛顿会议只是暂时平衡了日美矛盾。日本要独霸东亚也必然与美国发生战争。
8、两次世界大战
⑴起源和目的
①同:a.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B.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C.都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果
②异:a.一战后凡尔赛体系是二战发生的温床。b.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⑵后果和影响
①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政治格局。
②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推出历史舞台。
③与欧洲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开始于一战,完成于二战。
④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
⑶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①人类本身制约世界大战的能力达到空前程度。
②纵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人类开始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④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
⑤如何有效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仍是人类最为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国民革命运动是在中共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国的领导作用是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
(1)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使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
(2)组织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改组国民党,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群众运动方面: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是中国的领导下发动的。
(4)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组建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但是由于中国还处在幼年时期以及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国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中国的领导作用有一个由强到弱、以致最后丧失的过程。1926年国民党二大前,中国的领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后来由于蒋介石势力的扩大和陈独秀的退让,领导权仅限于军队政治工作和群众运动的部分领导,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领导权全部丧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bx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