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代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
⑴春秋战国时期:
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②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⑵秦朝: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出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④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两汉: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
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⑥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⑦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弘等特点。
⑷三国:
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
②对东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
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时期。
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员,建安文学,张仲景、华佗、马钧等)。
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诸葛亮。
⑸两晋南北朝:
①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北政权更替频繁;士族势力由兴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②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③文化上:宗教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艺和艺术;为佛教服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
⑹隋朝:
①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②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同意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⑺唐朝:
①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③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的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④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⑤文化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
⑻五代十国:
①政治上: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朝代更替频繁;统治残暴,剥削苛重。②经济上: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中心南移。
⑼两宋:
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②经济上: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③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④科技文化: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显示。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
⑽元朝: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②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大都等一些较大的城市商业繁荣;泉州对外贸易发达。③中外交流频繁。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还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经同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⑾明清: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清朝平定葛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得到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③经济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④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
三、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概念、表现、意义
禅让制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期,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但这是仅限于氏族贵族内的“民主”,是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即将被奴隶社会所取代。
2、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表现、意义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目的、分封方法、周王与诸侯关系、作用、重要诸侯国(联系春秋战国)、结果。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制虽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转台。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3、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性,必须听命于中央,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3)它的建立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因为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安全,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他们的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农民)的控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政治和经济要求的体现。
(4)建立和发展:
a、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的变法,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中军功授爵,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与设县制等规定;法家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b、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后,正式建立该制,其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既加强皇帝对中央白官的控制,有加强了对地方官吏与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机结合,正式确立该制。(经济文化等措施的配合)
c、西汉巩固: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的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初,光武帝曾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d、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从而加强皇权;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但随着藩镇势力的膨胀,终酿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出现五代十国,中央集权再遭破坏。
e、北宋加强:宋初吸取教训,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f、元代新发展:元结束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加强统治与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g、明清达到顶峰与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明初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加强皇权。清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矛盾:
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7)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①财政上,“利出一孔”,权归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历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一些朝代丈量土地及隋唐设户部管财政等,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如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再者收地方财权,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②剥夺地方权力,官吏由皇帝任命。③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④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国家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⑤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影响的双重性:
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赋役征发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在增大。在明清前,它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其进步性。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 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而言,日趋衰落。
(9)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形成。宋元之际的邓牧曾着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圣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相关小专题。
①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秦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王台,事归台阁”的局面;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体现皇权的加强;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清朝设军机处,城厢制残余荡然无存,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②古代的选官制度(重要选官制度)(其作用明清前的积极作用为主,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a、汉代的察举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
b、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c、隋至清的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等。明代起实行八股取士。
③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背景、概况、影响)
A、 秦朝的“焚书坑儒”。
B、 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明朝的八股取士。
D、 清朝的文字狱。
④士族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达到鼎盛,南朝时衰落,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到隋唐两代废九品中正制该行科举,士族制度终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消亡。
⑤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A、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B、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C、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D、北宋:设通制,负责监督知州。
E、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⑥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
秦设三公九卿制;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明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弃用,雍正朝始设军机处。
⑦地方官制的演变。
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州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唐玄宗设节度使,有行政、财政、军事等大权,演变为藩镇割据;北宋削减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使其徒有虚名,又集中地方财权与司法权(设转运使等);元设行中书省;明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事),互相牵制,始改土归流;清在各省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管理,并大规模改土归流。
四、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我国封建时期曾经出现过许多天下大治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概况:
A、西汉:“文景之治”(原因措施、作用、经验)
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B、光武中兴:东汉(含义、措施、作用与文景之治比较的特点)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唐太宗(原因、内容、措施、作用、经验)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原因、表现、影响、经验)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E洪武之治:明朱元璋
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的局面。
*F唐朝盛世:清朝(原因、表现、影响)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这些治世局面的出现,大致有三种情况: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A、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
C、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
D、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E、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4)对盛世局面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安定盛世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盛世,其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例如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曾实行过三十税一的田租,这种土地政策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农民可以据有大部分收获物,实际上农民为交纳算赋和口赋,仍然要变卖收获物,无地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向地主交纳田赋,服徭役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正是对农民的剥削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
2、动乱
(1)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多次动乱,如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等,它们属于地方割据势力反叛中央或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反映。二者的结果和影响不尽相同:七国之乱平定后,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安史之乱后,继而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央集权更加衰弱。
(2)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A、叛乱:西汉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军阀割据,西晋八王之乱,南朝梁侯景之乱,唐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清三藩之乱。
B、政变:唐玄武门之变,后周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C、官僚斗争:唐牛李党争,明后期东林党事件,东汉党锢。
D、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E、外戚专权:西汉、东汉、唐(杨国忠)。
3、封建社会每一朝代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共同原因。
除较典型的治乱现象外,仅就某一朝代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现象。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摆脱的一种周期率。
(1)一般而言,每个朝代前期强盛的原因主要包括:
A、前期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王朝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C、初期统治者较有作为,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D、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
E、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等。
(2)封建王朝后期衰败的一般原因包括:
A、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
B、统治者进取心减退,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尖锐。
C、皇帝腐败,不理朝政,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中央集权削弱。
五、变法改革
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1、知识梳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1)春秋:管仲改革(原因、内容、作用)“相地衰征”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齐桓公为成就霸业,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其中的“相地而衰 ”,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政治、军事,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国势增强,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背景、内容、作用)
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各国掀起了100多年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著名。经过商鞅变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划时代的政治沿革。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西汉末年,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引发的奴婢和流民问题,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公元9年,王莽篡汉并实行改制。主要是禁止买卖土地和奴婢还改革币制。但是由于王莽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币制改革又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手段,因此王莽改制不仅没有达到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反而还引起了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引起了社会动荡,再加上对各地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终于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客观规律,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顶住来自本民族贵族的各种阻力,进行了改革,其中心在于促其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这次改革加速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北周统一北方和以后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5)北周武帝改革(主要措施、作用)
七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其中西魏又为北周所代替。北周武帝即位后,采取经济、政治、军事等措施,国力日盛,后灭代东魏的北齐,统一黄河流域,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6)后周:世宗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在位时,为革除五代弊端,增强实力,进行了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和军队的改革,增强了后周国力,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准备了条件。
(7)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北宋初年统治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有弊,至北宋统治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政,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从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但遭保守派官僚阻挠而失败。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这是依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针对北宋积贫积弱危机,以整军理财为核心内容的变法。曾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变法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中又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最终变法失败。
(8)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目的、内容、作用、评价、结果)
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一条鞭法是其重要内容,虽然最终被废除,但保留下来的白银征税的方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对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商、孝、王)要以背景、主要内容、作用、结果、评价等角度深化认识。
2、分类
上述变法或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改革(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北周武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并有封建化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成败的原因:
(1)上述改革有成有败,究其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改革成败还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2)一般说来,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大多数失败。这是因为:
A、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 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
B、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政治政策。这种政策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此外,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4、对改革的一些认识。
(1)改革的实质:
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广义的制度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三春柳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读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
(2)改革的积极意义:
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作用。至于封建时代的改革,无论发生在王朝的什么时期,都是对当代或前人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
(3)对改革阻力的认识:
历史上的每次该和几乎无一不触犯部分贵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总要受到他们的竭力反对、攻击甚至诽谤,有时改革最终失败。这就表明,改革者尤其是当政者只有坚定不移才能保证改革的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当政者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对改革的理性归纳:
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革新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C、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D、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尖锐激烈的斗争。
六、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1)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
(2)四次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
(3)农民起义后的统一朝代:西汉、东汉、唐、明、清。
(4)若干问题:春秋战国分裂的原因;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三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西晋统一与灭亡后分裂的原因;随统一的条件;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原因。
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主要体现在:
(1)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延伸。
(2)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分裂的时间,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0年的历史,国家统一逾千年,分裂时间不过数百年。
(3)从朝代来看:秦、两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
(4)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5)从程度上看:统一的稳定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大。
(6)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与隋唐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统一王朝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
(4)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统一意义深远: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防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4、对分裂和统一的若干认识。
(1)国家分裂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所具有的分散性所决定的;当然也与中央权威降低、中央集权削弱等因素有关;另外民族融合不够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现象的原因。
(2)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社会,完成政治统一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根本因素;保持中央争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也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因素。
(3)对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的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对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承,绵延不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等发挥着重大的历史作用。
七、农民起义
1、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每一个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政治要求和不同的思想观点,因而各阶级之间必然发生矛盾和利害冲突。阶级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便成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体现阶级矛盾的阶级斗争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初级形式,政治斗争时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斗争时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反映,但反过来又给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影响。经济斗争时政治斗争的基础,但社会矛盾通过政治斗争才能解决。这三种斗争中,政治斗争是最主要的,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服从于政治斗争。
2、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起义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对抗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直接原因大多是自然灾害。其具体表现是:封建暴政、土地兼并、天灾人祸。
3、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
①秦朝:陈胜、吴广以及项羽、刘邦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时间、经过、意义)
②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
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间、特点、意义)
④隋末: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起义
⑤唐末:黄巢起义(时间、特点、意义)
⑥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
⑦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原因、经过、特点、口号、作用)
4、起义的三种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我国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其最终结局不外乎三种情况:
(1)最终被封建地主阶级所镇压,如黄巾起义、明末农民起义;
(2)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如绿林赤眉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等;
(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等。
5、起义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高的反封建斗争水平。如斗争目标明确,建立了农民政权,推翻或瓦解了腐朽的旧王朝,促使新王朝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还具有各自的特点:①秦末农民战争的突发性和首创精神;②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和以宗教手段发动的农民大起义;③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几个强大的集团,其中以瓦岗军最重要;④巢起义采取“避实就虚”、“流动作战”的方针,转战大半个中国;⑤元末红巾军起义具有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两重性;⑥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这些表明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水平时逐渐提高的。
6、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形和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时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每当一个皇朝政治腐败,经济发生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就会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而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后建立的新王朝,其统治者往往恐惧于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民战争对历史推动作用之所在。
但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可以打击统治阶级,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制度。而且农民起义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消灭其他农民军及武装力量,演变为地主阶级代理人,建立新王朝。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八、历史人物
1、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帝王将相。这些人的政绩有的与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有的同某一新的政治经济面目联系在一起;有的同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大多都兼而有之。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国重大影响。
⑴秦始皇:灭六国,成统一,建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焚书坑儒,实行暴政。
⑵汉高祖:起兵灭秦,建立西汉;与民休息,经济发展;和亲匈奴,友好边关;分封诸王,影响集权。
⑶文帝、景帝:重视农业,减免田租;改革法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形成“文景之治”。
⑷汉武帝:①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建立州的监察区,加强皇权;选拔人才,重视官吏考核与任用;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强化法制。②军事方面:三次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③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营业税和财产税;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④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⑤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崇尚法制,尊儒尚法,“儒表法里”。⑥文化教育方面:制定“太初历”;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军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⑸西汉明帝:王景治理黄河;派人去西域求佛法。
⑹东汉光武帝:参加农民起义,建立东汉;采取安抚的统治政策(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以“柔道”治天下,形成“光武中兴”;日本倭奴国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之金印。
⑺曹操:善于用人,拥立汉献帝,实行屯田,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在北方重视弄桑;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⑻诸葛亮:向刘备献“隆中对策”;运筹指挥赤壁之战;助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在蜀汉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多次进行北伐;成为封建社会为相的典范。
⑼唐太宗:①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功劳最大。②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③即位后善于总结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方面,知人善任、勇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加强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基本解决突厥问题,设置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从而加强对多民族国家的官吏;对外关系方面,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多次接待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④在位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成“贞观之治”。
⑽武则天:①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制度,从而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③设立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⑾唐玄宗:①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人选、任用贤相,促进经济繁荣,形成“开元盛世”局面。②加强民族关系,设立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册封皮罗阁、骨力裴罗。③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④后期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⑿元世祖:①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②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移,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④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⑤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⑦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
⒀明太祖:①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明朝。②北伐灭元,实现统一。③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制定《大明律》;设立内阁和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中央集权。④奖励垦荒,实行屯田,清丈田亩,兴修水利,推广植棉。
⒁明成祖:①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②营建并北京,改元永乐。③设置奴儿干都司。④派郑和出使西洋。
⒂顺治:迁都北京;兴文字狱;册封达赖。
⒃康熙:①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固定丁数,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使丝织业兴盛起来。②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三藩之乱”;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册封班禅。③抗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兴文字狱。
⒄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大规模改土归流。
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大兴文字狱;由纪昀主编《四库全书》。
2、古代选官制度与选拔人才的突出事例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中兴以人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要的选官制度
①(参照“政治制度”部分)
②对科举制的评价
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①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
②秦末: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
③东汉末年:曹操重视用人,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求贤令”。
④三国:蜀汉诸葛亮也十分重视人才。
⑤唐朝:a.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李勣等,重用谏臣,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b.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明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3、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任,这种创造是指全面的创造,它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践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未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对于个人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估。②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此外,对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①清楚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②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③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评价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④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正确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九、重大战事
1、中国古代重大战事
⑴牧野之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
⑵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国、结果
⑶秦灭六国的战争:时间、经过、结果、意义
⑷楚汉战争:时间、性质、刘胜项败的原因、历史启示
⑸两汉北击匈奴的战争:时间、结果
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双方胜败原因、特点、影响
⑺淝水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前秦失败的原因、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⑻唐朝北击突厥的战争:时间、结果、影响
⑼北宋基本统一中原的战争:时间、策略、结果
⑽澶州之战:时间、地点、作战双方、结果
⑾铁木真统一蒙古的战争:经过、结果
⑿蒙古及元统一战争:经过、结果
⒀靖难之役:时间、结果
⒁明抗倭战争:时间、将领、经过、结果
⒂清平叛(平定三藩、准葛尔、大小和卓叛乱)与(郑成功)收复台湾、反击外来侵略(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战争:概况、时间、结果、意义
2、古代战争的分类
⑴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两汉北击匈奴、完颜阿骨打抗辽、两宋抗金战争等,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⑵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北击突厥的战争、清朝平叛战争,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⑶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淝水之战、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五代十国间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辽宋夏金间的战争、蒙古政权西征等。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⑷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明朝抗倭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⑸民族统一战争:秦灭六国战争、西晋灭吴战争、隋灭陈战争、蒙古及元统一战争等,这些战争是为了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主流是正义的战争。
3、对古代战争的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民族之间发生战争时不可避免的,这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和最高形式,同时也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犹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国之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别,但战争有是非之分。在评判时,不宜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以及“亡国”的提法,而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而且战争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如女真族兴起后,反抗辽的剥削和压迫,进行的抗辽战争是正义的;但金建立后为达到奴役和掠夺为目的而继续对辽用兵,此后又对宋用兵,就转变为非正义的战争。具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还是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