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夏朝有了历法。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东汉初,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失去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黄河流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重视农耕、推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蜀、吴统治之下,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农民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迅速,福建和两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各地联系的加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阶级矛盾激化,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唐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国力强盛。那时,对外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到国外,唐都长安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7)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受到藩镇割据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改革后,经济才有所恢复。而同期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的南迁和割据政权注重发展经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引人注目,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宋使,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许多方面如水稻和棉花的种植、棉纺织技术、航海造船、对外贸易等成就就非北方所能及。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海运和漕运的开辟保证了南粮北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8)明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到明朝中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职能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基础上,江南地区如苏、杭等地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虽然弱小,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现象。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条鞭法因大地主的反对而被迫废止。明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直接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知识归类
Ⅰ 农业篇
㈠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往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田宅;把因饥饿卖生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刘秀以“柔道”治天下: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7、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8、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9、金: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
10、元初:元世祖对农业十分重视,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
11、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12、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制度。
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1、原始社会
⑴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器时代)。
⑵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⑶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经进入新时期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石凿、石斧和大量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
⑷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镞、矛等多种,并出现了小型铜器。
2、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3、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㈢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经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⑷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 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⑸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⑹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㈣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⑴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两汉:农田水利地区性特色明显
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B.江淮和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⑵对黄河的治理
①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②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
㈤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⑴土地制度
①井田制:兴衰时间、内容、特点、瓦解
②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③屯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特点和意义
④均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作用和破坏
⑤更名田:实行朝代、内容、作用
⑵赋税制度
①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②租调制:时间、内容和作用
③租庸调制:实行朝代、内容、特点和作用
④两税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在赋税史上的地位
⑤一条鞭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⑥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时间、内容和意义
Ⅱ 工业篇
㈠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纺织技术有新的进步,已经有养蚕缫丝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
⑵西周:纺织品除了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⑶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⑷秦朝: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⑸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种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陈宝光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他发明了织花机。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西汉丝绸遗物出土,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素纱禅衣等大量丝织品。东汉时期桑麻种植扩大,丝、麻织业发展迅速,洛阳、山东、四川等地设有服官。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期,会稽地区出产的葛,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
⑹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的蜀锦,行销魏吴。后赵的邺锦与蜀锦齐名,前秦的回纹锦深受人们喜爱。北魏在纺织业发达的河北地区集中了大批工匠,纺织品产量大增。
⑺隋唐: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就有20多个品种。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⑻五代十国:丝织业规模大、品牌多(蜀绣、吴绫、越锦);南唐宫廷生产的染织物,染色工艺独特、名贵。
⑼辽宋夏金:①北宋丝织业有新的进步,产地有两浙、四川两大中心;花色品种繁多,单州的薄 、亳州的轻纱、抚州的莲花纱,都是珍品。②南宋棉纺织业取得新的成就。棉纺业比重上升,从两广、福建扩展到江南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③辽代纺织业空前发展,辽墓中出土一件刻丝夹被,惊绝天下。④西夏的毛织业是其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⑽元:黄道婆把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乌泥泾。很快,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为棉纺织业而迅速发展起来。
⑾明清:如江南“织造尚松江,织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㈡古代陶瓷制造业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他们制造的陶器,称为彩陶。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和黑陶。
⑵商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⑶秦朝:多次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
⑷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⑸隋唐: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
⑹辽宋夏金:①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产地分布更加广泛,定窑、汝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②南宋景德镇称为全国著名的陶瓷中心,产品有“饶玉”之称。③辽代生产的瓷器鸡冠壶、凤首瓶等便于马上携带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射的民族本色。④金代制瓷业相当进步。
⑺元代:青花瓷,胎釉烧造和彩绘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⑻明清:江南景德镇至此也就有舂土、澄泥、造坯、自画等十几道工序。
㈢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⑴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⑵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⑶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⑷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⑸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㈣古代制漆业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
⑵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
⑶周朝:器髤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
⑷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
⑸两汉: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
㈤古代冶铁业的发展
⑴秦朝:蜀人卓氏、宛人孔氏等都靠冶铁成为巨富。
⑵两汉: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西汉时煤已经成为冶铁燃料,人们还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宛、巩是有名的冶铁中心。低温炼钢技术也已发明并得到推广。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冶铁业仍以官营为主。后赵、南燕等都设有冶铁场,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东晋南朝时,扬州成为冶铸中心,谢平、黄文庆两位匠师号称中国绝手。魏晋时期,炼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
⑷隋唐: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⑸辽宋夏金:①煤的开采量很大,采矿方法接近近代(河南鹤壁北宋遗址)。由于煤产量增加,“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②辽代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十铁器中的精品。③西夏冶铁采用较先进的竖式风箱,“夏国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④金冶铁有一定规模,在黑龙江阿城县发现金中期铁矿十余处,冶铁遗址50余处,矿井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等不同作业区。
⑹明清: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每一炉场,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
㈥古代造船业的发展
⑴秦: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
⑵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容、类型多样的舰船。汉代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锚。
⑶隋唐: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中国能够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⑷辽宋夏金:①东南漕运河海外贸易的需要,促进北宋造船业的发展。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江最大航船称万石船;海船设置隔离舱;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②南宋造船十分发达,明州、泉州和广州是造船中心。能建造适应远洋航行的大型航船。南宋制造的车船装有轮子,能踏轮激水而行,速度很快。
⑸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㈦古代造纸业的发展
⑴三国两晋南北朝: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等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⑵唐朝: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洛阳极贤店书院抄写书籍2万多卷,都用益州麻纸。
⑶五代十国:成都、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Ⅲ 商业篇
㈠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⑴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经称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⑵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有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⑶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地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地比价。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⑷隋唐: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市。
⑸五代十国:杭州、扬州商业繁荣;程度是物资集散地,有蚕市、药市、米市、酒市;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
⑹两宋:①北宋:a.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政府每年征收商税达40万贯以上。b.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北宋政府通过行会对商业实行控制和勒索。c.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兼有货栈、酒楼、茶馆等。
⑺辽、西夏、金:①辽的南京市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②西夏的凉州,商业也很发达,有专门贸易的场所。③燕京市金的商业中心。金设立了税收管理机构,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商税称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由于商业的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经称为通用的货币。④榷场贸易,在辽、夏、金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官方贸易外,一般商人在榷场作生意必须从政府领取营业凭证并交纳税金。宋辽边境上雄州、霸州的榷场最为有名。金人用马匹、毛皮换取南宋的茶叶、香料和药材等物,贸易比较发达。
⑻元朝:①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②海外贸易发达。
⑼明清——商业的繁荣:①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运输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②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③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④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
㈡古代交通的发展概况
⑴夏:交通工具有车、 船、橇等。
⑵西周:交通比商朝进步,从都城镐京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大路,路面平坦。
⑶隋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驿,备有“驿驴”,供客商使用。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业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
⑷元朝:①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荣。由元大度启程往西,经过新疆,有三条路通往西方:一条往西北直达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另两条分别经过撒马尔罕和阿富汗通往伊朗。②海上交通:从刘家港出发,经过黄海、渤海可以抵达直沽。由杭州东行,顺风七日可以抵达日本;自温州入海,二十五日可到占城。杭州、泉州、广州都是重要的对外航运港口。元朝在各个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③内河航运:忽必烈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元代的大运河从杭州启程,可直达大都得积水潭。
㈢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⑴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⑵两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被称为“五都”。
⑶隋唐——城市的兴旺: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a.长安城内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是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城内。b.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c.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②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a.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会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地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b.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c.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d.北方商业大都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
⑷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扬州商业十分兴旺。
⑸南宋:临安繁华一时。
⑹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杭州市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㈣古代货币的发展概况
⑴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⑵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⑶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止。
⑷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⑸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⑹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⑺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㈤古代国内贸易地发展
⑴西周:在市场上,一束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
⑵战国: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市场;临淄、大梁、郢等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城市里有买卖的场所。
⑶三国: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
⑷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⑸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⑹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⑺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㈥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⑴秦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和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⑵三国两晋南北朝:我国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番禺是最主要的外贸口岸。官府收入相当可观,遗址“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
⑶两宋:①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④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珍宝为主。⑤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联系并在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日本、波斯、大食等国也同辽、金有贸易关系。
⑷元朝: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品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入高丽。
⑸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①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㈦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⑴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⑵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15世纪末),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⑶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用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用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⑷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⑸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发展缓慢)的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前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⑤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二、经济发展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多次被战乱和社会动荡所打断,但发展是主要的。特别是战国、两汉、三国、南朝、隋唐、两宋、元朝和明清等朝代的初年,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点:①新制度的确立;②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④民族融合的加强;⑤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的发展,就是②③⑤⑥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①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②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③官营工商业的政策。④对外贸易政策。⑤救荒政策。⑥平抑物价政策。⑦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劳动力生产政策。⑧推广科学技术政策。⑨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责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
3、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及其意义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从战国时期的司南的制作到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西汉时直辕犁的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
生产工具的进步更表现为质的飞跃,即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新旧工具的交替说明各个时期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特征。例如:第一件最粗糙石器的制造,标志着猿变成了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划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并分别以北京人和半坡氏族为代表。夏朝使用铜器,说明中原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则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的崩溃。从弄清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真正认识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复习中应注意的地方
在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时,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而且有些内容既属于内容也是表现,例如水利工程的兴修,既可视为原因,又可视为表现。了解经济发展的表现,首先要考虑生产各部门的各自情况。①对农业来说,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加以对照。②手工业生产在各代发展中,一般都涉及一两个突出的行业及产品,和冶炼、丝织,或造纸、造船,或制瓷、棉纺织等。例如西汉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丝织业出现提花机,冶铁开始采用煤作燃料。③商业发展主要从市场形成、都城和城市繁荣,货币流通、对外贸易、边地贸易等方面加以归纳。
三、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1、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因为农业的发展:⑴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⑵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⑶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⑷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古代管理农业的机构
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历代设立了一系列管理农业的机构:如秦九卿中的“治粟内史”(掌管农政财物、租税、赋税、财政收入和支出)、“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西汉改秦“治粟内史”为“大司农”,东汉及其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设大司农(或改称司农寺)、“少府”等。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户部即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农业部,以后历经宋、元、明、清,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其中元世祖还设立负责水利和农业的大司农司。
3、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
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科技兴农,如西汉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东汉时推行“区田法”,从而基本解决了旱作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春旱多风与春种的矛盾。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有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
4、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和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所以历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得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5、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其原因有: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水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⑥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6、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
(2)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3)作用: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地。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但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四、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
1、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形式。井田制,兴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适应奴隶社会时期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展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处于极不发达的状态,限制了手工业通农业的分离,使手工业无法独立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②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它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地重要基础。这种小自耕农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者的小商品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
③封建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具体表现形式。新莽政权的王田制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在中国的许多朝代都出现过,如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和清初。均田制主要在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实施钧天只得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的农民必须完租纳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2、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兼并及其后果
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其最大特征。当一个新朝代建立之初,统治者调整土地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的势力不断增强,土地兼并也就愈演愈烈。显然,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自身克服的经济现象。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其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队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但结果往往失败。如王莽实行王田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而失败)、北魏隋唐的均田制(随着国家掌握荒地数量减少和土地兼并而解体)、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因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有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有买卖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使“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使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近代天平天国运动更是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不能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
因此,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得到根本变革,那么土地兼并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五、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是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①夏商周三代实行贡赋制度,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②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2)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掠夺。
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具体来看: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⑤其他苛捐杂税。
自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编户制度)、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唐:租庸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其中王安石实行过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其中,秦汉实行编户制度,作为封建国家征收人头税、土地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北魏实行租调制,以农户为单位,其中租是土地税,调是户税,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一种赋税制度。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同时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中期实行两税法,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土地兼并造成的。两税法主要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正说,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将天赋、杂役和徭役等分摊在田亩中,折成银两,统一征收白银,并部分“摊丁入地”。这又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松弛了对农民的控制,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赋税统一征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地租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9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丁银额固定下来。而雍正初年则在此基础上实行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这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数千年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人口数量激增;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得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⑴特点有:①由向国王纳贡向征收人头税和土地税;②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种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③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⑤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⑥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⑵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应。
六、经济重心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分为:
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特点是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首次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因地理条件合适,黄河中下游地区首先过渡到奴隶社会。战国秦汉时期,北方经济高度发展。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但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发展,北方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因此西晋得以统一南方。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十六国混战,使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采取均田制、租调制等措施后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系列改革,经济发展后,北周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经济重心的地位。南朝时,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到发展,并基本上赶上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北方至隋统一前,北方在读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朝也得以统一全国。隋唐诗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不仅恢复还有新发展,同时长江流域农业也获得很快发展,南北方经济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出南移的趋势。
第三阶段,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敝,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快发展,终于赶上北方,并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进程,并不断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时这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南朝时期开始赶上北方,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具体过程是:①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秦汉时期南方就已初步开发);②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③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相差无几;④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⑤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⑥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③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从地理角度看: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些适宜生长在北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宋占城稻的引进,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而水稻不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种植在江南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号。②江南多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种植,茶树、柑橘、甘蔗等经济作物易于种植。③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主要是人为的烧荒滥垦造成的,结果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面积减少。同时使黄河因淤积而经常泛滥,不适宜于农业的发展。
七、人口问题
1、我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增长
⑴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万。
⑵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⑶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在6000万徘徊。
⑷从清康熙元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终,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2、我国古代人口流向
⑴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
⑵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⑶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⑷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⑸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道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3、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⑴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⑵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⑶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⑷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4、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⑶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⑷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⑸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5、我国古代人口政策及其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我国整个古代都处于第一代生产力,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人的体力成为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①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②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③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若干问题
(1)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
②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
③清朝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边疆地区,使全国耕地面积扩大,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
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使人口统计趋于精确,还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地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⑤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地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2)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
(3)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
①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b.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d.农村体制改革;e.城市的吸引力。
②特点:a.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c.流动不稳定。d.文化素质偏低。
③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为城市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突出的的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违反计划生育, 城市人口激增,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4)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地租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成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5)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②人口增长快,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③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达,但人均相对量小。④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⑤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⑥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⑦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⑧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6)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经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
八、重大工程(水利工程)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略)
2、古代开挖地运河
⑴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⑵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河淮河水系。
⑶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⑷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重心,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⑸元朝——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得通惠河,这就使原来的运河连接起来。
3、古代对黄河的治理(略)
4、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⑴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⑵万里长城——从战国道明朝,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⑶隋唐长安城——13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⑷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5、中国古代水利建设上的经验教训
由于水利建设对农业有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历代王朝,不仅是和平安定时期还是战乱时期,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大运河的启示
⑴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正确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使区域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统一时期一般只有王都和少数重镇的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国车工农。
⑵把分裂时期开凿的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
⑶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⑷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⑸古为今用。
7、对长城的评价
长城为防御草原游牧民族而修筑,“用险制胜”,成为各民族战争的舞台,但并不能真正遏制游牧民族的南下。同时,长城在客观上也起到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见证。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其实际的政治军事功能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
九、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⑴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唐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明清是海陆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原因有: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②路上丝路本身存在南移克服的缺点。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⑤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⑵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⑶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⑷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回族的形成。
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⑵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⑷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原因
①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
②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
⑤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⑥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
4、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⑴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
⑵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且日益落后。
5、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国拥,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出现早期民主思想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十、古代垦荒和古代西部开发
1、我国古代垦荒的利弊及其教训
我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区域仅限于中原和关中部分地区,境外土地资源没有利用,境内还有荒地没有开垦。东周时,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的要求大为增强。战国时,中原荒地大为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迅速开发。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荒增强,还随疆域扩张而向边远地区扩张。三国时期曹魏实行屯田,西晋合北魏实行占田制和均田制,把荒地分为农民,同时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
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成都与劳动人口一样,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野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长江中上游植被的破坏。
2、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
(1)历代西部开发的举措
①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②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家童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③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④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和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⑤清朝:评定分裂分子葛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2)历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
西藏:①唐:松赞干布赫文成公主通婚;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②元: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拥护中央。④清: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云南:①西汉: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王印。②唐:唐玄宗支持南诏统一六诏,并册封其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④元:在云南设省。⑤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年间实现改土归流。
新疆:①公元年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唐朝设安息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③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四川:①战国:秦国在成都岷江利于修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②西汉:武帝在四川设郡县。③三国:蜀汉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诸葛亮治蜀取得佳绩。④唐: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⑤北宋:丝织业以四川地区最高。⑥明朝:成都是著名的茶叶市场。
十一、古代交通
⑴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等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运河。
⑵秦汉时期,水路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朝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⑶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重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⑷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
⑸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