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戊戌变法的始末,它是怎么开始的、怎么结束的,把这个历史过程介绍给大家;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它在近代中国史上的意义,就是它对近代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要讲的,就是改良思潮的兴起。戊戌变法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次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就是改良的这种思潮是怎么样兴起来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阶级里边就产生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和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传统的官僚,有很大的不同,而用我们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出现了这么一种人,叫“睁眼看世界”,就是说以前的中国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把大门打开了,因此就产生了一部分官僚知识分子,他们把眼睛张开来看世界了。他们提出了许多主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句话。一句话呢,叫“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说要把洋人作为自己老师,学什么?学他们比我们优秀的地方;另外还有个口号,八个字,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学问做“体”,要把西方的学问取之为我所用。提出这八个字,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因为这就说明了中国人感到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文化、那一套学术不够用了,所以要用西方的学术来补充自己,这是中国人认识上的一个进步。
那么,这一部分人主张向西方学什么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办工厂、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建立新式的海军、用新式的武器来装备陆军,也就是说,他们企图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派人,在近代历史上被称为“洋务派”。由于中西交往的发生发展,也由于一部分知识分子出洋留学或者出使西方,这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社会制度、西方的文化,有了比洋务派更深的了解,他们发现洋人的长处不仅仅在科学、不仅仅在艺术,而且也在文化教育、在政治制度上面。因此,这一部分人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教育,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改良派”,或者说叫“维新派”,它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戊戌政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首先是出现了一个礼部的六堂官事件,因为光绪皇帝讲了,要开放言路,如果你是这个部的工作人员,你就要给皇帝写意见书,你要请部长代奏。礼部有个官员叫王照,他就给光绪皇帝提了个意见,这个意见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什么意见呢?就是说,建议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个人到外国去考察考察。王照想,只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到了外国,一定会增加不少见闻;另外,长期传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有矛盾,现在你们两位中国的最高领导者同时访问外国,不是表示你们两个人融洽无间吗?就这么个要求。但是这个意见书礼部尚书就是不同意往上转奏章,礼部的尚书说,你让皇帝和太后出国,让他们到危险的地方去游历,你是心怀叵测。礼部的部长和副部长都拒绝,公然违反光绪皇帝的命令,拒绝把意见转呈光绪皇帝,王照坚持斗争,当面和这六个部长、副部长发生了严重冲突,事情一直捅到了光绪皇帝手上。光绪皇帝觉得他自己的政令无法贯彻下去,想杀鸡给猴看,所以一下子就把部长和副部长六个人全部免官了。而这些人里面其中有一个人叫怀塔布,怀塔布的老婆是一个通天人物,通到慈禧太后那儿去了。所以,戊戌政变的导火线事件,是礼部六堂官事件。接着,一个叫杨崇伊的人给西太后上了一个奏章,奏章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个是说维新派康有为这些人尽变旧法,就是把旧的制度完全改变了,这是一大罪状;第二大罪状是斥逐老臣;第三条,杨崇伊告诉西太后,说还有一件事可不得了,说光绪皇帝要见一个日本人伊藤博文,不仅要见他,而且要把他当成客卿,聘请他到中国政府来当顾问。这个奏章对西太后下决心要镇压维新派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杨崇伊的这个奏章,第一它迎合了慈禧太后保守的心态,你看维新派尽干坏事,把祖宗的法律制度全改变了;第二它又迎合了慈禧太后害怕洋人的心理。慈禧太后就想,如果光绪皇帝他有洋人在后面撑腰,把日本的伊藤博文请来,这个伊藤博文是一个很有名的政治家,当过日本首相,在明治维新里边,他起了很大作用,慈禧太后最害怕的是光绪皇帝后面有洋人撑腰,那就不是慈禧太后她所能控制的了,所以慈禧太后匆忙从颐和园回宫,下令逮捕康有为和他的弟弟康广仁,以及谭嗣同等其他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比较多。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守旧派的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上、不在改良派手上。
戊戌时期总的来说有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守旧派,守旧派的头头就是西太后,其他的王公大臣,可以说都是守旧派;维新派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而且他们没有实权。
那么,慈禧太后到底对维新变法是一个什么态度?我想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容忍,就是说只要变法停留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慈禧太后是可以容忍的;控制,容忍之后是控制。为了把维新变法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慈禧太后首先把光绪皇帝的助手、老师、参谋赶走,再就是控制军队;观察,就是看一看光绪皇帝到底要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在变法开始后不久,就有守旧大臣到西太后面前去告光绪皇帝的状。西太后就跟守旧派说,不要着急,等等看,先让他往前走;动手,在关键时候动手镇压,就是只要这个改革触犯了满洲贵族利益的时候,西太后她就要动手镇压了。
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你当时是维新派,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你准备怎么办?按照我的看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加小心谨慎,要讲究方法、讲究步骤,千万不要莽撞、不要急躁、不要冒进。但是很遗憾的是维新派恰恰在理论指导、策略和方法上面犯了错误,所以,戊戌变法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康有为指导理论的局限;另外,在指导理论方面呢,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某些方面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阻力。
第三个失败的原因,是维新派以及光绪皇帝的策略错误,比如开制度局和懋勤殿的问题。开制度局、开懋勤殿,都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实际上等于在权力再分配这个问题上,得罪了一批拥有实权的大的官僚,因为本来清朝权力的最高机构是军机处,现在你把军机处实行了多年的制度以及那样一批官僚往哪儿摆?维新派恰恰是没有正确地处理那些原来的军机大臣的安排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面,维新派也好、光绪皇帝也好,是有鲁莽的地方,是有讲究策略、讲究步骤不够的地方。
辛亥革命的第一个意义是在清朝政府宣布皇族内阁以后不久,就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第二个意义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激起了人们对满洲权贵的愤恨,此后,以武力推翻清朝统治为宗旨的革命党人,就进入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纵观戊戌变法以来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守旧派、慈禧太后的屠刀可以暂时中断历史的进程,但是,历史的总潮流终究是无法阻拦的,正像孙中山所讲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