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史记》的史学地位,秦始皇建立皇帝制
难点:琅琊刻石等的理解。
解题: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撰写的史书巨著《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史体例,是中国的史学之父。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他大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去世于汉武帝末年(大约公元前90年左右)。司马迁的先世,是周朝的太史官。后来家境变迁,中断了史职。到他的父亲司马谈,又被任命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谈是一位博才多学的学者,精通天文学、《周易》和黄老学术,对诸子名家学派也很精通。他曾写有《论六家要旨》对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学术流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学派进行了总结,是一位有独特见解的思想家。司马谈对司马迁影响很大。
司马迁自幼在家耕田放牧,后来随父亲迁居到长安,刻苦攻读众多典籍,并跟从名儒孔安国、董仲舒等人学习,积累了多方面的学术知识。司马迁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实地考察了很多地方,他向南游历到江、淮一带,过长江到了浙江的会稽山,考察了大禹的墓穴。又到了湖南,探寻大舜埋葬在九疑山的遗迹;在北方,司马迁来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考察了齐国的盛况,又去曲阜搜集了孔子的事迹,观仰了孔子的遗迹,还到了江苏的丰、沛、彭城、采访了秦汉之际英雄人物的事迹。司马迁通过这次游历访问,调查各地风俗民情,实地考察了名山大川!,搜集了许多实地材料,为后来《史记》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司马迁游历回来,出仕为郎中,成为朝廷皇帝的侍从官。后来,汉朝开发西南,司马迁奉命出使四川、云南、贵州一些地区。在这一出使过程中他又了解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父职担任了太史令,开始整理汉朝收藏的典籍,这又为《史记》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在这一时期,司马迁还跟从汉武帝巡行各地,又收集准备了大量的材料。
史料准备就绪以后,司马迁就开始了创作《史记》的工作。但正当他壮志未酬,努力创作之时,巨大的不幸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当时汉朝正与北方的匈奴人打仗,英雄的将领李陵不幸被俘。汉武帝知道后,十分恼怒,司马迁这时上书给李陵讲了几句好话,汉武帝迁怒于司马迁,把他关进了监狱,要处死刑。当时汉朝制度,判了死刑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是花钱,一是以宫刑代死刑(宫刑是割去人的生殖器的酷刑)。司马迁是个小官,家境不富,无钱可以赎罪。司马迁本来不想接受宫刑,想死掉算了。但他想到未完的事业,忍辱接受了宫刑,他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是撰写《史记》的志愿支撑着他终于活了下来。他勤奋写作、终于在他五十岁那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之后,司马迁就去世了。
司马迁自己曾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为了能够完成创作《史记》这部巨著,他忍辱负重,接受宫刑后,活下来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事业,所以司马迁的事迹被千古传颂。
司马迁所写的这部历史巨著《史记》全书130篇,分别由12篇本纪、10篇表、8篇书、30篇世家、70篇列传组成,共52万6千5百字。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天汉年间的中国的历史。
《史记》这部书,内容上十分丰富,从时间上来讲,上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直写到作者生活的时期,前后达三千年。从范围上讲,《史记》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写了天文、地理、历法、礼制、财政、水利等各种制度。既写了中原的历史,也记载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做为一部史书,《史记》不仅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生活,同时还撰写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学者、有刺客、有侠士、有商人,还写了清官和酷吏。真是无所不包,内容丰富。
《史记》作为一部史书,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历史典籍的先例,后来的各个朝代,都仿效《史记》创作史书,最后到清朝,形成了中国的正史“二十四史”。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他的文笔历来被人称颂。司马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刻画,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有刘邦的豁然大度,项羽的慷慨悲壮,有刺客荆坷壮士一去不返的壮气,又有商人在商场纵横捭阖的智慧,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如鸿门宴、巨鹿之战、萧何追韩信,几乎成了千古绝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迅评价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创作与内容:
《史记》以前已有了《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体载方面已有了“本纪”“世家”“传”“谱”等这些都为《史记》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秦汉大一统的前提下,司马迁父子终于花了几十年努力,两代人之功而成千古名著《史记》。《史记》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130篇、52万六千五百字,记录了原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初年间的历史,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商人,同时又记述了秦汉及以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典章制度,是我国古代史学家著作的典范。
《史记》的史学地位:
《史记》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史学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奠定了以后纪传体史书的基础。我国自司马迁以后一直到清都以纪传体体载为历史的规范。
《史记》也是一部文学名著,鲁迅先生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有的是不改志节的伯夷叔齐,有才华盖世的孙战、吴起,有叱咤风云的项羽、韩信,有智谋过人的张良、陈平,在文学史上《史记》是有不朽地位的。
《史记》版本源流
现存较好的注本,南朝裴骃之〈集解〉,唐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的〈索隐〉合为三家至北宋时合为一编,近人有张之虎、梁五绳等人的研究著作可以参考。日本人泷川资言之〈史记会注考证〉,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可以参考。
选文之一: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选自《史记》卷六。按照年月的顺序,编写历代帝王在位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并冠于他们出生到即位的简历,就是“本纪”。其性质类似全书的大纲。这种体裁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但给一个帝王单独写“本纪”,还是《史记》最早,而《秦始皇本纪》则是最早的帝王的“本纪”。在这篇《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开创者秦始皇一生的历史,大体上反映了秦统一六国的过程。
1、串讲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内、初、体解、始、辟。
3、译文:
到武帝初期,七十年间,国家没有重大事变。只要不遇到水旱灾害,就家家户户富裕丰足,都城和边邑的所有粮食全都满满的,而国家府库也剩余了大量财物。京师积聚的铜钱,数百万万,连穿钱的绳索都腐烂了,无法清点统计准确的数目。太仓储存的粮食,年久积压,多得盛不下,露天堆在外面,以至霉烂变质,不能够再食用。平民百姓在大街小巷到处有马,田野之间更成群结队,骑母马的人,受到排斥而不许参加聚会。看守里门的人吃美味佳肴,在官府供职的人直到生子抱孙都不转换调离,当官的人用官位作为本家的姓氏。人人爱护自己的声誉,恐怕触犯法律,推崇合乎道义的行为,鄙视让人感到羞愧耻辱的举动。在这个时期内,法网宽舒而百姓殷富,依仗财力骄奢放纵,有的甚至兼并土地。相互勾结的地方豪强靠威势在乡里横行霸道,有封邑的皇室宗族到公卿大夫以下,在奢侈方面争比高低,住宅居室和车舆服装都超越规定而无限度。事物达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这本来就是事物的变化规律呀!此后,在外部对四周方国或部落实行征伐和羁糜,在内部大兴土木工程或举行封禅巡狩等活动,人力、物力同时动用,而百姓被迫离开了农业生产。
董仲舒劝告武帝说:《春秋》对其他谷物不预记载,遇到小麦、谷子歉收就必定记载下来,由此可见圣人在五谷中最重视小麦和谷子。如关中地区习惯上都不爱种小麦,这是年年在损失《春秋》所重视的作物,而减少使人赖以为生的物质手段呀。愿陛下开恩命令大司农,让关中百姓增种冬小麦,不要违背农时。古代向民众征税不超过十分之一,对这种索求,百姓交得起;让民众服役不超过三天,对这种力役,百姓容易做得到。百姓的财物对内足以赡养老人尽到孝道,对外足以服事君王供纳赋税,对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所以百姓喜悦,顺从君主。到秦代就不这样了。采用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古代帝王的制度,废除井田,民众可以买卖土地,富有的人田连阡陌,贫穷的人没有插锥子的地方。国家又独占河流湖泊的各种物产,垄断山脉林区的各种资源。生活荒淫超越制度规定,围绕过分奢侈来相互夸耀。城邑出现尊贵如同君主的人物,乡里产生富足如同公侯的人家,一般住户哪能不贫困?再加上每年有一个月充当更卒,结束后还要充当正卒一年,在边境戍屯一年,这种力役超过古代三十倍,而田租、口赋和盐铁带来的经济负担超过古代二十倍。有的农户耕种豪民的土地,被征收十分之五的重税,所以贫民常常穿牛马外套那样的衣服,吃猪狗那样的食物。再加上贪婪残暴的官吏,滥用刑罚,老百姓愁困没有着落,逃亡山林,转而成为盗贼。罪犯挤满道路,断案每年用千万来计数。汉朝建立,沿袭秦朝的制度和情况而未作更改。古代的井田法虽然难以猛然推行,但应该稍微接近古代的做法,限定百姓占田的数额来补济田少的农户,堵塞住兼并的途径。盐铁都归于民众自行经营,释放奴婢,取消任意杀死奴婢的权力。少收赋税,减省徭役,来宽解民力。这样做之后就能够治理好国家了。董仲舒死后,人力物力的支出更加厉害,天下空虚耗损,百姓又相互吃人肉。
武帝晚年,悔恨征伐之事,于是特意封丞相为富民侯,发布诏令说:“当今的首要任务,在于大力搞好农业。”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会经营代田,一亩地开出三沟三垅,每年轮换耕作,所以叫做代田。这是古代的方法呀。后稷最早开沟作垅,凭借两耜构成耦耕的方式,宽深各一尺叫甽,长度一直延伸到亩的尽头。一亩开出三沟三垅,一百亩合计三百条垅沟,把作物播种在沟内。禾苗长出三片嫩叶以上,逐渐铲除周围杂草,趁势推下垅上的碎土,来培壅苗根,所以《诗经》上说:“有人在锄草,有人在培土,黍米高粱绿葱葱来密麻麻。”诗中所谓“芸”,是指锄草;“芓”,是指往根上培土。这是说禾苗逐渐茁壮,每锄一次草就培一次土,到了盛夏,垅就铲平了,而作物的根也扎深了,耐风又耐旱,所以茂密而又强壮啊!
赵过改进的耕垦、田间管理和下种等农具,都有方便灵巧之处。按照古代十二名男子可以种田十二顷来折算,等于现在的五顷地。采用耦犁方式耕种这五顷地,只需两牛一犁三个人,而全年的收获,一般都每亩超过缦田十斗以上。会用代田耕种的人,又超过缦田二十斗以上。
赵过指导太常所辖陵区和京畿地区试种代田,大司农为此组织有技巧的工奴和一般办事人员与技术人员,替赵过制造农具,郡守也派遣县令、县长、三老和农业经验丰富的农官以及乡里父老中的种田能手,领受农具,现场学习耕种养苗的具体做法。
百姓中有的苦于缺少耕牛,无法趁雨后及时耕种,前任平都县令光告诉赵过可用人力拉犁。赵过奏请朝廷任命光担当搜粟都尉丞,指导百姓互相换工拉犁。大致上人多的,每天耕种三十亩,人少的十三亩,因此田地大多得到开垦。
赵过尝试着用守卫离宫的士兵耕种宫墙以内的空地,验核收获的谷物,都比四旁田地每亩多收十斗以上。接着叫有爵位的人家耕种三辅地区的公田,又推广到边区郡县直至居延城。此后,属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和太常管辖的居民,都感到代田很便利,投入劳力少而获得的谷物却很多。到昭帝时期,离乡背井的农民逐渐返回故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国家有了很多的储备。
思考题:
1、《史记》的编著宗旨、编著体例和主体内容
2、综合论析《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录的东巡刻石
选文之二:《六国年表》
讲授重点:
1、《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
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序文和表文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序文对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文对序文有烘云托月的功能。
从表格上看,它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
从标题上看,名曰六国,实记七雄。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年表是依据《秦纪》编成的,就以秦国为主,所以只在序文中强调秦国,而拟定篇题时不把秦国计算在内。至于以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使各国纪年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年代顺序更显明晰。
从记事上看,春秋诸侯进入战国犹存者,分别归入七雄中最后灭掉该国的年表栏内,亦即,卫附魏表,郑附韩表,鲁蔡附楚表,宋附齐表。
总之,《六国年表》有助于当今读者和研究者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
2、《六国年表序》串讲
《六国年表序》串讲
太史公讀《秦記》,至犬戎敗幽王,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禮》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君子懼焉。
[字词简释] ①太史公:司马迁的自称。因他担任太史令,故有此称。秦纪:秦国国史的名称。秦国从秦文公十三年(前753)开始设立史官负责记事。
②犬戎:活动在西部的少数部族。幽王:西周末代国王。犬戎败幽王,指骊山之难而言。
③东徙:往东迁都的意思。此句是说平王东迁。
④秦襄公:秦国的开国君主。他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首次封为诸侯,名义上辖有西周京师故地,史称“襄公立国”。
⑤作西畤:营建位于西方的祭天场所。西,实际指今甘肃天水地区清水一带。用:介词,来。
⑥僭端:越位犯上的苗头。見:通“现”,显现出来。
⑦禮:指礼经、礼书,即《礼记•王制》篇。
⑧杂:夹杂、糅杂。戎翟:泛指西北部族。翟,狄。
⑨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先,把……放在首位。暴戾:凶暴乖戾。
⑩胪于郊祀:意谓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郊祀,指天子在国都南郊或北郊祭天或祭地的大礼。
[原文今译] 太史公研读《秦记》,看到上面记载犬戎部族击败杀死周幽王,周王室往东迁都到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就建造西畤来事奉天帝,这表明秦国越位犯上的苗头已经显现出来了。《礼经》上说:“天子才有权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本国封区内的名山大川。”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
[段意概括]以上论述王室衰微和秦国来势逼人。
及文公踰隴,攘夷狄,尊陳寶,營岐雍之閒,而穆公脩政,東竟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侯伯侔矣。
[字词简释]①文公:襄公之子。陇:陇山。踰陇是说秦文公在即位后第三年就率兵七百东猎,由西部越过陇山到达汧(音尖)山和渭水会合的地方,即陕西眉县附近,在这里筑城定居。
②攘:驱逐。此句是说经过十二年的充分准备,秦文公发兵攻打西周末年占据丰岐之地而一直未曾离去的戎狄,结果大获全胜。
③陈宝:有两解:一说形状象野鸡的天然怪石;一说天上落下来的陨石。其发现地点都在陈仓,故称陈宝。文公十九年,在陈仓山上修建陈宝祠,定期祭祀。尊陈宝,即敬祀陈宝之意。
④营岐雍之间:意谓开发岐山到雍地这片地区。岐,岐山,即周原一带。雍,地名,即今陕西凤翔县南部一带。
⑤穆公:秦国第九位国君。他在位期间,整顿内政,积极向中原地区发展。在韩原会战中,生擒晋惠公,取得晋国河西八城,这就是所谓“东竟至河”。竟,通“境”,即国境。
⑥中国,指中原地区;伯:通“霸”,霸主。侔:势均力敌、地位相等的意思。此句是说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文今译] 到秦文公越过陇山,驱逐戎狄,祭祀陈宝,开发了岐山到雍地这片地区,而秦穆公修明政治,把东部国境扩展到黄河西岸,就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势均力敌了。
[段意概括] 以上论述大国争霸和秦国迅速崛起
是後陪臣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晉權,征伐會盟,威重于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戰功矣。
[字词简释] ①陪臣:诸侯对于王室,大夫对于诸侯,家臣对于大夫,皆属陪臣,这里指家臣。鲁定公五年,阳虎囚禁季桓子,即所谓陪臣执国命。
②世禄:意谓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
③六卿:指晋国担任要职的六大家族势力。
④田常:姜齐大臣。又称陈恒、田成子。简公:姜齐国君。公元前481 年,田常发动军事政变,杀掉齐简公,立平公当傀儡,自任齐相,总揽政权,开启了田氏代齐的先声。
⑤晏然:无动于衷。弗讨:不进行武力讨伐。
⑥战功:指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田常杀简公,属于叛逆行为,作为齐国盟友的诸侯列国,按规定应该进行武力讨伐,而诸侯却若无其事,这表明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保存本国实力上来了。所以司马迁说:海内争于战功矣。
[原文今译]此后,家臣执掌国政,大夫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六卿独揽晋国的大权,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
[段意概括]以上论述卿大夫专国政以及时代重心的转移。
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務在彊兵并敵,謀詐用而從橫短長之說起。矯稱蠭出,盟誓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
[字词简释] ①三国:指韩、赵、魏。公元前453年,三家联合灭掉晋国智氏,分别建立起三个封建政权。事过五十年,周王室正式承认它们为诸侯。
②田和:田常的玄孙,田齐政权的建立者。公元前386年,田和取得诸侯资格与地位。
③并敌,兼并对方。
④谋诈:指权谋诈术。從橫短長:即合纵连横。
⑤矫称:谓各种谎言骗局。蜂出:象群蜂一样出笼。
⑥誓盟:誓辞盟约。不信:毫无诚意。
⑦置质剖符:互派人质,剖符为凭。
[原文今译] 韩赵魏终于到最后瓜分晋国,田和也吞灭姜齐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各种谎言骗局蜂涌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段意概括]以上论述六国并立局面的形成和随之出现的历史形势新特点。
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于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埶利也,蓋若天所助焉。
[字词简释] ①宾:通“摈”,排斥。
②献公:秦国第二十四位君主。
③常雄諸侯:指秦献公取得石门大捷,斩杀魏军六万;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惠文王正式称王,秦昭王时在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国主力等。
④险固便、形埶利:意为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形埶,即形势。秦国地处雍州,四周有高山大川作为天然屏障,最前端有函谷关作为门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所以说险固便,形埶利。
⑤盖若:表示推测,好像……似的。
[原文今译]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但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
[段意概括]以上推求秦国常雄诸侯、卒并天下的历程与原因。
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于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
[字词简释] ①成孰:即成熟。
②作事者:开创事业的人;
③收功实者:获取胜利果实的人。
④禹兴于西羌:有一种传说说禹诞生在石纽,石纽地属西羌。所以司马迁在这里说:禹兴于西羌。
⑤汤起于亳:亳是商人早期的国都,具体地点计有多处,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可能指西亳,即河南偃师县。成汤居亳而灭夏,故云汤起于亳。
⑥王:名词用如动词,建立王朝之义。以,因为。
⑦帝:名词用如动词,完成帝业之义。用,由于。
⑧汉之兴自蜀汉:刘邦在项羽分封中被封为汉中王,于是采用萧何、张良的建议,先就王位,并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以后则积蓄力量,一步一步击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所以司马迁说:汉之兴自蜀汉。
[原文今译] 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段意概括] 以上推测秦成帝业的地理因素。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
[字词简释] ①得意:指统一天下。
②复见:重新流传于世。
③诸侯史记:即各国国史。
④独藏周室:这是司马迁的一种主观推测。实际上,列国国史由本国史官负责编录并保管。诸侯和周王室之间虽然在图书方面确实存在着交流活动,但各国国史是否都集中在周王室收藏,难以断言。
⑤不具:不完整。
⑥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可颇采者:可以大量采用的。
[原文今译]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段意概括]以上论述秦始皇焚书的危害以及《秦纪》的特点和厚今薄古的选材原则。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
[字词简释] ①世异变: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地改变对策。
②传:指传世的典籍。
③俗变相类: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
④议卑:道理浅显明白。
⑤牵于所闻: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
⑥举:.都、全。
⑦耳食:用耳朵来吃东西,比喻不辨是非曲直。
[原文今译]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段意概括] 以上赞扬秦朝的重大历史功业。
余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後有君子,以覽觀焉。
[字词简释] ①因:根据、依凭。
②周元王:东周第十四代国王,名姬仁,在位七年。其元年为公元前475年。
③表:名词用如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
④著:突出显示。兴坏之端:兴盛衰败的头绪。
[原文今译] 我于是根据《秦纪》,接在《春秋》后面,上起周元王,列表编排六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下至秦二世,总共二百七十年,借此显示出我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头绪来。后世若有君子,请来阅读它。
[段意概括]以上说明撰写《六国年表》的史料来源、断限、要点和目的。
思考题:
1、《史记•六国年表》的编写方式和研读方法
2、从《史记•六国年表序》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选文之三:《史记•陈涉世家》
重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难点:陈涉世家为何是世家
解题: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卷48篇,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司马迁高卓的见识。
选文:
1、讲解课文。
2、翻译最后一自然段选文(陈胜王凡六月…至今血食。)
3、重点词语。庸、闾左、失期、血食。
思考题:
1、从《史记•陈涉世家》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动方式
2、对照阅读《史记•陈涉世家》和《汉书•陈涉列传》,注意其用词的异同。
选文之四:《货殖列传》
重点:著名商人的历史、重点词语的掌握。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选文的翻译。
《史记•货殖列传》选自《史记》的129卷,这是司马迁撰写的商人们的传记,不仅叙述商人们的经商情况,还探讨了国家的商业政策和应该实施理财。
一、 选文分几大部分:
1一-2段:司马迁讲述了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原则。
3段:全国各地的物产分布情况。
4一-7段:著名的理财家一一…太公、计然、范蠡、子贡、白圭。
8、9段:战国时期的著名商人——倚顿、清等。
l0---23段:汉代的全国经济区划状况。
24段以下:全国著名的大商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致富情况。
二、 重点词汇:眇论、整齐、贸易、商贾、辇、素封。
三、 译文: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反映的南北民俗的看法
2、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述的富商大贾的认识
参考书:
1、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肖黎《司马迁评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3、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