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治通鉴》
重点:
编年体史作的特点和《资治通鉴》的特点。
难点:
《资治通鉴》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巧妙叙述。
解题: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三),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九五九),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
《通鉴》从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奉敕编撰,到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十二月书成,历时十九年。在编撰过程中,司马光亲自制定凡例,邀集当时著名史学家刘恕、刘攽、范祖禹分段编写。又委托当时以长于天文著称的刘羲叟考订每年的节气、星象、朔闰等,按年月日编成长历。由参加编撰诸人分别仔细搜集资料,编成丛目,隶于各年之下;然后就已有材料考证异同,删汰重复,编为长编(初稿)。最后由司马光亲自统稿,删繁就简,斟酌取舍,校订史实,润色文字。此外,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担任了文字校阅工作。
《通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一部优秀的通史巨著。从它问世以来,一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很大影响。
《通鉴》最大特色在“通”。司马光突破断代的限制,重视历史运动的时间性,以编年为体,年经事纬,使读者对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一目了然,同时又避免了编年史易成枯燥无味的流水账薄式的弊病。每遇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必交待其前因后果;又扼要地叙述制度沿革和运用,以助读者深入了解历史进程。其次,《通鉴》又突破了断代史采择史料的领域限制,网罗宏富,取材精审,除据正史外,并采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杂史,引述多至三百二十二种。往往一事用三四种资料纂成,取舍谨慎,考证详密。它所采辑的许多著作,后来已经散佚,反而赖《通鉴》才得保存大概。再者,体例谨严,淹通贯串,虽是一部集体的著作,但结构完整,行文前后如出一人手笔,在唐以后众手所修的史著中,要算数一数二的作品。此外,《通鉴》对于历史上符瑞灾变、神异怪诞的缪说,很少记载。文字朴质优美,叙事翔实生动,使《通鉴》对许多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于某些战争过程的描写,成为历来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
《资治通鉴》是为封建帝王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通鉴》全书贯穿着封建的历史观,强调维护纲纪名分,主张维持现状,反对任何改革措施,认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规劝帝王只可任用有德之人等等。
《通鉴》从宋朝以来,刻本很多。解放后,标点《资治通鉴》委员会根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并汇集宋、元、明各种刻本的长编,加以校勘整理标点,一九五六年由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这个本子有胡三省注文,并将司马光的《考异》散注于正文之下。
《秦晋淝水之战》,选自《资治通鉴》卷一○五。标题是编者加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决定东晋存亡的这场大战,双方出场的人物是那样众多,矛盾是那样错综,但司马光只用寥寥二千余字,便勾画得那样清晰、完整,成为千载传诵的名篇。史家必须有史才,这也是一例。
选文:
1、串讲
2、重点词句:良家子 风尘之变 敌手 游陟 摄书置床上
3、翻译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初秋七月,秦王苻坚发布诏令,大举进攻东晋,居民每平均十名壮丁派出一人当兵。良家子弟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又有才能勇力的,一律拜授羽林郎。诏令中还说:“可以让司马昌明当尚书左仆射,谢安当吏部尚书,桓冲当侍中。从目前形势看,灭晋班师已经为时不远,可以先替他们营建宅第”。应诏前来报到的良家子弟多达三万余名,于是委派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都统。此时,朝中大臣都不愿意苻坚伐晋,唯独慕容垂、姚苌以及良家子弟怂恿出兵。阳平公苻融向苻坚进谏说:“鲜卑和羌人,本来都是我们的仇敌,常想突然发生变乱,来实现复国的夙愿。他们所陈奏的计策谋划,怎么能够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饶子弟,不熟悉军事,随便说出阿谀奉承的言词来迎合陛下您的心意。如今陛下听信并且采用,轻率地就实施伐晋这样的大事,臣下我恐怕大功既不会告成,还会带来后患,到时候悔恨也来不及了。”苻坚拒不接受。
八月初二这一天,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率张蚝,慕容垂等部步兵、骑兵二十五万作先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指挥益州、梁州各项军务。苻坚对姚苌说:“过去我就是凭借龙骧将军建立帝业的,这个职衔从未轻易授予过别人,爱卿你要奋勉啊!”左将军窦冲插话道:“帝王决不能说玩笑话,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啊!”苻坚默不做声。
慕容楷、慕容绍对慕容垂说:“秦主骄傲狂妄已经到了极点,叔父您建立复国大业,就在此行了!”慕容垂回答说:“对!除去你们,还能有谁与我完成这件大事呢!”
初八这一天,苻坚兵发长安,全副武装的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军旗战鼓连接相望,前后长达数千里。九月,苻坚驾到项城,凉州兵马才刚刚到达咸阳,蜀汉军队正顺长江往下游进发,幽冀兵马抵达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粮船多达近万艘。阳平公苻融率领的三十万前锋部队,先期来到颍口。
东晋朝廷下诏,命令尚书仆射谢石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徐兖二州刺史谢玄担任前锋都督,会同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官兵共八万人抵抗秦军,派遣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五千援助寿阳。谢琰,是谢安的儿子。
这时秦军军威大盛,建康城中震惊恐惧。谢玄入内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平静得很,回答说:“已经另有诏旨。”随后便一言不发了。谢玄不敢再问,于是让张玄第二次请示。谢安就命令备马驱车到城外别墅出游去,一时间亲朋好友会聚一堂,谢安和谢玄下围棋赌别墅。谢安棋艺平素低于谢玄,这天谢玄心中害怕秦兵压境,就是不让一个棋子也没取胜。谢安随后就去登山游赏,到夜晚才返回。桓冲深深忧虑京师的安危,派遣精兵锐卒三千人来保卫京师。谢安坚决不接纳,回覆桓冲说:“朝廷部署已经确定,京城军队够用,西部战线应当留兵加强防卫。”桓冲对僚属叹息道:“谢安石有做宰相的器度,却不精通当将帅的谋略。如今大敌马上就要到来,却还整天忙着游玩玄谈,委派几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小子抵拒秦军,兵力又少又弱,看来天下事结局如何已见分晓了,我们恐怕要当亡国奴了吧!”
晋孝武帝任用司马道子担当录尚书六条事这项要职。
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等人攻打寿阳,十八日占领该城,活捉了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苻融任命手下参军河南人氏郭褒当淮阳太守。慕容垂也攻克郧城。胡彬闻知寿阳失陷,退兵保守硖石,苻融又来进攻。前秦卫将军梁成等人率兵五万驻扎在洛涧,在淮水上设置栅栏等障碍物来阻止东部晋军主力。谢石、谢玄等人便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安营,由于惧怕梁成,不敢挺进。胡彬粮草已尽,暗地派信使报告谢石等人说:“现在敌军很强盛,我部粮草又断绝了,恐怕不能再见到咱们的大部队了。”秦军截获了信使,送到阳平公苻融帐下。苻融派人飞马前去禀告苻坚说:“敌军人少,容易擒获,只怕他们逃走遁去,应火速围攻他们!”苻坚于是把大军留驻在项城,率领轻骑兵八千人,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会合。并派遣尚书朱序前去劝说谢石等人,指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不如趁早投降。”朱序私下对谢石等人说:“如果秦国百万大兵全部开到,确实难与为敌。现在趁各路兵马尚未会集,应该迅速出击。倘若击败对方的前锋部队,那么,秦军就已经丧失锐气了。可以随即粉碎他们。”
谢石得知苻坚身在寿阳,十分害怕,想用固守不战来拖垮秦军。谢琰劝说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直扑洛涧,还差十里到达,梁成已经依凭山涧摆好阵势在等待着晋兵。刘牢之一直向前开进,强渡洛水,进攻梁成,大败秦军,杀死了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詠。又分派兵力截住秦军撤退的渡口,致使秦军步兵和骑兵全面崩溃,争着跳入淮水逃命,士卒淹死的约有一万五千人,并活捉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缴获了对方的器械粮草。于是谢石等路主力部队,从水路陆路随即推进。秦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登上寿阳城头察看,只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齐整,以为都是晋兵,回过头来对苻融说:“这也是劲敌呀!怎能说是弱小呢?”说完显出失意的样子,脸上开始露出畏惧的神色。
秦兵紧靠淝水西岸摆下阵势,晋军不能渡过河。谢玄派遣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却临水设阵,这是相持对垒的打法,不是想速战速决呀!如果您移动阵势,稍微撤几步,让晋兵渡过河,来一决胜负,不也很好嘛!”前秦众将都嚷叫说:“我军人多,对方人少,不如就这样堵住他们,使他们过不来,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率兵稍略后撤几步,让晋军一半人马上岸,我们再用精锐骑兵紧压冲杀,就没有不胜利的了!”苻融也认为正确,于是指挥部队往后退。秦军一往后退,就不能再停下了。谢玄、谢琰、桓伊等人趁势率兵渡河,紧紧追杀。苻融勒马来回奔驰,巡视战阵,企图制止住那些退却的士兵,但马倒人翻,被晋兵杀死,秦军于是崩溃。谢玄等人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了原野,堵塞了河流。那些奔逃的人听到刮风声、鹤叫声,都以为是晋兵即刻就要追来,白天黑夜都不敢止息,在草丛中赶路,在露天下歇脚,加上饥饿寒冻,死去的约占十分之七、八。当初,秦军稍往后撤时,朱序在阵后呼喊到:“秦兵大败了!”众人随即没命地奔逃。朱序随即和张天锡、徐天喜都伺机返归东晋。晋军缴获了秦王苻坚所乘坐的云母车。又夺回寿阳,活捉了前秦淮南太守郭褒。
苻坚身中飞来的乱箭,一行人单独逃到淮北,饥饿异常。当地居民有来进献水泡饭,猪腿肉的。苻坚吃下去,赏赐绢帛十匹,丝绵十斤。送饭人辞谢说:“陛下对安乐感到厌倦痛苦,自取危难。臣民我如同陛下的儿子,陛下如同臣民我的父亲,哪里有儿子奉养父亲却求取回报的呢!”说着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离去了。苻坚对张夫人说:“我今后还有什么脸面来治理天下呢!”说罢泪流满面。
这时,秦军各路兵马全都溃散,只有慕容垂统领的三万人马未受损失。苻坚带领一千多名骑兵奔赴该军。世子慕容宝对慕容垂说:“燕国被秦灭亡了,天命和人心都寄托在您的身上。只不过时机未到,所以您才隐身匿迹,收藏起真意罢了。如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们,这是上天借给我们良机来恢复燕国的国祚呀!此事时不可失,愿您不要因为顾念秦主的小恩小惠而忘记了复国的重任。”慕容垂说:“你说的完全对。但他一片真心,把性命都交付给我们了,怎么能够害他呢?上天如果抛弃了秦国,不担心它不灭亡。还不如暂且保护秦主的危难来报答他的恩惠,慢慢等待秦国内乱再消灭它,既不辜负秦主平素对我们的一片心意,又能够凭借德义夺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说:“秦国强大时吞并燕国,秦国衰败时燕国消灭它,这是报仇雪耻,不是辜负秦主的平素心意。兄长你为什么获得却不取,甘愿放弃数万兵马拱手献给他人呢?”慕容垂说:“我过去被太傅慕容评所不容,无处安身,到秦国逃避死亡的威胁,秦主按国士来对待我,恩礼备至。后来又被王猛所陷害,没有办法自我说明真相,秦主偏偏能够明辨是非,这种厚恩怎能忘记呢?如果氐人的气运一定会走到尽头,我就应当怀柔抚揖关东地区,来恢复祖先的功业而已。关西风会,不是我能掌握的。”冠军行参军赵秋说:“明公您理应继承恢复燕国的国祚,这在图谶上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如今天机已到,还等待什么?如果杀掉秦主,占据邺都,像擂鼓进军那样西下,三秦也不就注定归苻氏所有呀!”慕容垂的亲属党羽大多奉劝慕容垂杀掉秦主,慕容垂都不采纳,把兵马全部交给苻坚指挥。平南将军慕容暐驻守在郧城,听说苻坚惨败,就丢下众人逃跑而去,来到了荥阳。慕容德又劝说慕容暐起兵恢复燕国国祚,慕容暐也没有听从。
谢安得到驿书,知道秦兵已经溃败,当时正与客人下围棋,阅后顺手把驿书合起来放在小桌上,一点喜悦的神色也没流露,仍旧只管下围棋。客人询问驿书内容,他徐徐回答说:“小儿辈已经击破贼兵。”下完棋返回内室,跨过门坎时,竟未感觉到屐齿已被碰断了。
思考题:
1、比较纪传体、编年体的优劣。
2、《通鉴•秦晋淝水之战》双方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得失辨。
3、试述陈靖请求务农积谷的理由。
参考书: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王德保《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续资治通鉴长编》
重点:
《续资治通鉴长编》作为编年体长编的特点。
难点:
长编的优点和缺点。
解题:
《续资治通鉴长编》,今本定为五百二十卷,南宋李焘撰,是继《资治通鉴》而写作的一部著名编年史。
李焘以宋人撰写宋史,资料搜集较为便利;同时他和他的长子垕均曾同修国史,得以纵览内廷秘籍档案;并据亲身经历,釐订文字记录的缺误,遂使本书和后出的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马端临《文献通考》等书,同为研究宋史的重要史料,价值均胜于元末托克托等所修的《宋史》。本书为南宋首出的现代史,深受学者推崇,如叶适便以为“《春秋》之后,才有此书”(《文献通考》引)。
本书记载英宗治平(一零六四)以后六十年事,较前一百余年更为详尽。今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治平后仅存神、哲两朝:从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四月到哲宗元佑八年(一○九三)六月,从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四月到元符三年(一一○○)正月,计仅二十六年,而卷帙却占今本三分之二。
今本的旧通行本有浙江书局刻本。清末黄以周撰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六十卷,可供参考。近年中华书局组织学者对本书进行整理标点,汇集宋本及各种史料互勘,改正清人删改和传刻错误甚多,于一九七九年起分册陆续排印出版。
《陈靖奏请务农积谷》,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标题是编者加的。详录原始资料,对史料的删削加工比较少,正是《长编》不同于《通鉴》的特色,本篇即为一例。这种半成品,常使一般读者感觉繁重,然而对研究者来说,却是值得珍视的材料。
选文:
1、串讲
2、重点词句:太常博士直史馆 人康俗阜 地平天成 汙莱极目 膏腴坐废 敦本化人 浮客 近甸宽乡
3、翻译
《续资治通鉴长编•陈靖奏请务农积谷》译文
宋太宗至道二年初秋七月二十二日,太常博士直史馆陈靖上疏陈奏说:“古代圣君贤王想让百姓富庶、食物充足的计策,没有比储备粮食、发展农业更为重要的了。臣下我早年担任计司判官时,每次蒙获御前召对,都伏首聆听过圣上的教诲,认为稼穑农耕,才是施政的根本。如果能够鼓励督课人们致力农业生产,从而安民济众,那么,盐铁专营和酒类专卖这些措施,就全都成为次要的了。臣下我仔细审核天下的土地田亩,除江淮、浙西、陇蜀、河东等地外,其余地区面积辽阔,虽然加以鼓励督课,但也未能迅速收到预期的经济效果。何况强干弱枝的途径,必须先使内地富足起来。可是现今京畿地区,四周环列二三十州,幅员数千里,而土地得到开垦的,才占十分之二三,赋税征收上来的,还缺十分之五六。又有人隐匿住处而诈称逃亡,或者放弃耕作而从事不正当的职业活动。诈称逃亡的人越来越多,那么,田赋税额就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困难,随之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就没有不摊派征收的了。从事不正当职业活动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土地效益就一年比一年降低,导致百姓食用不足,随之偷盗抢劫、杀人造反的事情就没有不四处发生的了。这样下去,又怎么能够实现居民康乐、风俗淳厚、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呢?仰望圣上挑选一名看得深、想得远的大臣,兼管大司农事,在中央加强领导。同时在郎吏中选拔一些才智通达精明又能安抚役使民众的人充任副手,在各地执行具体任务。先从京师东部和西部选择肥沃而未耕垦的土地,宣明朝廷鼓励督课农业生产的政策。
臣下我又曾奉命出使四方,深切观察到民田破坏的严重情况。烂泥荒草望不到边,肥田沃土白白荒废。对此也曾加以询问,很能得知其中的原因。过去诏书屡次下达,允许流民恢复本业,免除法定的租税,放宽纳赋的年限,但乡里州县之间,对他们搅扰得特别厉害。每户人家归返本业,就马上下一道公帖让他们自报来历,早晨刚刚耕垦一星半点土地,晚上就被纳入服役的簿籍。胥吏的敲诈勒索,也接踵而至。尽管获准免交法定租税,但实际上对流民死于饥饿穷困并没有什么补益。况且百姓流亡迁徙,最初都是因为穷困,有的需要躲避私人债务,有的需要逃避公家税收。人既逃亡,乡里就敛取他们的财物,以至于草房家具,桑树枣木,全都折算成价钱,乡官用这些东西来缴纳替官府催征的赋税,有的被债主占有,用来抵偿拖欠未还的债务。生活出路全都丧失了,回来连个去处都没有,因此就四处飘荡,断绝了回乡的念头。邪心既已萌生,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呢?如果授予为臣我这项重任,那就仰望下诏,赐给闲散空旷的田地,大量招募不务正业的人群,诱使他们开荒,不规定赋税。并允许把这些人口和田地在官府另立专册登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斟酌民力的大小多少,察验农田的瘠薄肥沃,搭配授给他们,没必要再三督课,好让他们不感到厌倦。有关流民返业、按人丁授田等项琐细的事务,一并取付大司农裁决。种田植桑之外,再督令增种杂树、果木、蔬菜。授给桑田,要暗仿井田的格局;营造住房,要便于建立保伍制度。直至平常养生送死的用品,庆吊馈赠的礼物,都让他们筹办预备,并制定具体的条例贯彻执行。等到三、五年之内,生计有着落了,有家庭可以留恋,有田地可以眷念,就审计户等确定征税范围,丈量田亩缴纳官赋。把大司农新登记的户口,拿来和三司的旧簿核对,然后正式列入国家户籍。以上这些举措,实在是巩固国家根基、教化民众的长远策略啊!如果百姓财力不足,官府先借给缗钱,或用来购买口粮,或用来添置农具,凡属这类借贷事务,都交给司农办理。等到秋收,马上就让偿还本息,依当时行市的价格折估成粮食,交纳给官仓。官仓把这些粮食总数上报户部。”
宋太宗看过奏章,很高兴,对宰相说:“我常想恢复古代的治国之道,革除现在的不良风气,驱使百姓致力农耕,达到富庶。先后上书讨论农田利弊的人太多了,有的只知道细枝末节而漏掉了根本对策,仅有空论而没有实际用场。陈靖这道奏章非常通晓事理,可以采纳施行。这正是我的本意。”因而召见面谈,褒奖谕示,命令分条详细奏闻。陈靖又遵旨上书说:
“流民重返本业以及浮客请求授田的,委派农官勘核查验之后授给田地,另立专门户口,所在州县无权摊派他们的劳役。他们当中有缺乏种粮耕牛的,让司农用官钱借贷。百姓中纳税之外还有新开荒田愿意加入司农所立专门户籍的,百姓中家有耕牛每年让他交税而愿意加入司农所立专门户籍领授田地的,也都允许。田地区分为三等:把土质肥沃而又抗旱排涝的,定为上等田;把土质虽然肥沃但却怕旱怕涝的,或者土质虽然瘠薄但却抗旱排涝的,定为中等田;把土质瘠薄而又怕旱怕涝的,定为下等田。上等田每人授给一百亩,中等田就授给一百五十亩,下等田就授给二百亩。一律到五年后再收租税,税额也只按上田百亩计算,征收收获量的十分之三。一家有三个壮劳力的,请求增加授田亩数,就按三人授给。有五个壮劳力的,依照家有三名壮劳力的规定办;有七个壮劳力的,授给五个人的田地;有十个壮劳力的,授给七个人的田地;直到家有二十个、三十个壮劳力的,都以授给十个人的田地作为最高限额。如果宽乡田地很多,就责成农官权衡情况收税。关于宅基地和菜园以及栽种桑树、枣树、榆树、柳树的土地,每户达到十个壮劳力的,授给一百五十亩;七个壮劳力的,一百亩;五个壮劳力的,七十亩;三个壮劳力的,五十亩。除去养蚕植桑五年后计收租税外,其余的全都免纳赋税。命令常参官在幕职州县中各自推荐一名自己所了解的能充任司农寺丞的人,分头授任各州通判,专门主管农田方面的事务。又惟恐司农官属分派到各州,州民顽劣已经时间很久了,不能信服,甚至会猖狂捣乱,事情难以办成,所以仰望圣上准许为臣我带领四五名官吏,在京师周围宽乡地区设法招徕离去的农人,等到规划既已落实,四方游民必会都会成群结队到来的,那时才可以全面推行开来。”
思考题:
1、试述陈靖请求务农积谷的理由。
2、《续通鉴长编》陈靖所提对策评判
参考书: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3)《续资治通鉴》
重点:
《续通鉴》的特点。
难点:
《续通鉴》的缺点。
解题: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清毕沅主持编撰。
《续资治通鉴》起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讫元顺帝至二十八年(一三六八)七月,凡四百十一年。它比《资治通鉴后编》晚出近一百年:正当清廷修《四库全书》时期,一些前人未见的遗文秘册都陆续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因此,资料搜集比较方便,对前人作品自有不少增补和改正。其次,当时史学名家除邵晋涵、钱大昕外,章学诚、洪亮吉等也都曾参与本书的工作,使编辑、剪裁方面有一定的义制,较前人作品进了一步。
但本书出于众手,主持者为谋虚名而请人捉刀,自己由发凡起例到拟稿审定都置身事外,因而,他虽靠着名家扶持,编成了超过前人的《续通鉴》,却究比《通鉴》相差甚远。
本书通行版本有苏州书局《正续资治通鉴》合刻本、世界书局缩印小字本。一九五七年,标点《续资治通鉴》委员会据清嘉庆六年冯集梧补刻本加以标点,并根据原始材料进行了初步校补,改正了纂修、刊刻中的大小缺误近二千四百条,由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是现行较完善的一种。
《宋太祖收兵权》,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三,标题是编者加的。对于“杯酒释兵权”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作者着重交待了它的酝酿和实现的经过,文字也很干净,在全书中要算写得较好的段落之一。
选文:
1、串讲
2、重点词句:兵样 哀矜 生死而肉骨
3、翻译
思考题:
1、根据本文,分析宋太祖劝解部下交出兵权的语言艺术。
参考书: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