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史统治都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
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
①原因:a.农业是国富的标志;b.有利于安定民生,巩固统治;c.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d.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②形成发展:产生于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历史统治者
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③主要表现:a.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b.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c.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d.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限制,并课以重税。
④评价: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
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采,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这种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的贫穷落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曾提出“农工商皆为本”的经济思想,这是对传统
的“农本”思想的挑战,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历史学考研网:http://www.lishixue.com/ http://www.borenedu.cn
历史学考研咨询QQ:625143454 807869347 1979107906 1486576783 1549403390 141215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