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历史学基础综合—阿拔斯王朝和帝国的分裂
2012/6/12 11:09:53
阿拔斯王朝和帝国的分裂。阿拉伯帝国的对外征服,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哈里发国家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政治上的反对派必然表现为伊斯兰教的宗派,宗教上的分歧不可避免的发展为政治上的对抗,帝国内部的各种宗教派别实际上是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具体表现。倭马亚王朝后期,十叶派与正统教派逊尼派针锋相对,两派宗教上的分歧反映了两派争夺权力的政治斗争。八世纪二十年代,东方各省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派别阿拔斯派,伊拉克大地主阿布?阿拔斯自称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指责倭马亚王朝是穆罕默德仇敌之子孙非法窃取了哈里发政权,阿拔斯派网罗地方反对势力,伺机夺取政权。八世纪三、四十年代,倭马亚王朝腐朽衰败,各地反抗斗争不断,呼罗珊地区有个奴隶出身的伊朗人阿卜?穆斯林以阿拔斯的旗帜进行反倭马亚王朝的宣传活动,并于747年发动起义,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阿布?阿拔斯称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卜?穆斯林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他的部将齐雅德曾大败唐朝高仙芝的军队,754年阿卜被哈里发刺杀。762年,哈里发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采用了伊朗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专制政权,在政府的各级机构中,波斯人排挤了阿拉伯人,维齐尔(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可任免行省总督,中央有管理税收、警务、驿递、司法等部门,首都和地方法官由哈里发委派通晓《古兰经》和《圣训》的人担任,全国分设二十几个行省,设总督统治,以巴格达为中心开辟弛道,设立驿站,建立了十多万人的近卫军。虽然王朝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加强对帝国的统治,但由于帝国内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族人民反抗阿拉伯统治者的斗争便贯穿了阿拔斯王朝的始终,他们或者打着非伊斯兰教的其它宗教的旗号,或者打着反对正统教派的旗号进行斗争。756年,一位索罗亚斯德教徒辛德巴德在伊朗北部雷伊至尼沙普尔地区,利用阿卜?穆斯林的威望发动了起义;776—783年,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发生了哈希姆?伊本?哈金领导的粟特农民起义;816—837年,在阿塞拜疆发生了著名的巴贝克起义;这些起义都被哈里发镇压了下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面前,哈里发为了加强实力,镇压起义,自九世纪前期以来,每年从中亚输入上千的突厥奴隶,以充实军队,并担任警卫。这些突厥将领,通过参与宫廷阴谋,逐渐取得权势,左右了朝政大权,哈里发成了傀儡。各省总督也在当地封建主的支持下,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渐趋瓦解。早在750年,阿布?阿拔斯夺取政权后,下令斩尽杀绝倭马亚家族,当时只有王子阿布德?拉赫曼一人幸免于难,他先逃到北非,后去西班牙,依靠阿拉伯贵族和柏柏尔贵族的支持,于756年宣布独立,建立“后倭马亚王朝”(929年也称哈里发,定都科多瓦),这是阿拉伯帝国分裂的开端。788年,阿里家族控制的十叶派在摩洛哥宣布独立,建立伊德利斯朝(788—985年);800年,非洲总督阿格拉布在突尼斯建立阿格拉布朝(800—909年);868年,突厥将领图伦占据埃及和利比亚,建立了图伦朝(868—905年)。在帝国东部,呼罗珊地区有塔黑尔王朝,伊朗东部有萨法尔王朝(861—900年),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河中地区有萨曼王朝(874—999年),帝国早已四分五裂。九世纪后期,人民大起义再次给帝国以沉重打击。869—883年,巴士拉地区爆发了黑奴大起义,起义者于870年攻占巴士拉城,并威胁首都巴格达,后来由于内部分裂,阿拔斯王朝乘机进攻,起义失败。891年,在伊拉克、呼罗珊、也门、叙利亚等地活动的卡尔马特运动在伊拉克北部发动起义(领导者哈马丹绰号卡尔马特),899年建立了一个存在150多年的政权。在各族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各地封建主纷纷独立,帝国领土只剩下巴格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博仁考研-历史学考研|313历史学基础综合|历史学考研辅导班|历史学考研专业课|考研培训班|历史考研分数线|历史考研参考书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