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

[日期:2011-11-22]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lbx [字体: ]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明州(今晋宁)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十二岁入燕王朱棣藩邸,为宦者。朱棣称帝后,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世称“三保(三宝)太监”。郑和有才能,又是伊斯兰教徒,时南洋诸国多奉伊斯兰教,因之成祖欲遣人前往,郑和便入选。明代以婆罗洲(今加里曼丹)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郑和所到之处大都在婆罗洲以西,所以称为郑和下西洋。下西洋的原因 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其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或说郑和航行的目的在于追寻建文帝的踪迹。当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没有疑问,使郑和兼有这样的动机也未可定,然而这决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下西洋的经过 郑和奉命出使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凡七次。第一次在永乐三年(1405年)冬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第二次在永乐五年冬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第三次在永乐七年九月至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第四次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第五次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第六次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至永乐二十年(1442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


 郑和船队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小葛兰(今印度西海岸)、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属伊朗)、阿丹(今亚丁)、天方(今麦加)、木骨都束(今非洲东岸,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总之,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二十余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第一,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事业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开始于1405年,这比哥伦布在1492年到美洲要早八十七年,比迪亚士在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八十二年,比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卡里库特要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要早一百一十六年。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无与伦比的。如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二艘,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第三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四十八艘,官兵二万七千余人。第四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三艘,官兵二万七千六百余人。第七次下西洋时,有宝船六十一艘,官兵二万七千五百余人。郑和的船队以宝船为主构成,此外,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许多船只,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的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合138米多,阔一十八丈(合56米)。这种宝船有九桅,张十二帆,“体势巍然,巨无与比,篷帆锚舵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郑和七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第二,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开始下西洋后,亚、非各国多遣使来中国建交及进行贸易。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人民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第三,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随从郑和航行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记载了所经各国的情况,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又郑和下西洋时绘有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见明茅之仪《武备志》卷240),一般简称为《郑和航海图》。此图蜚声中外,其中虽有一些错误,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二.蒙古族与北部边疆


 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返回漠北不久,分为三部:西——额尔齐斯河和准葛尔盆地的瓦剌部,中——鄂嫩河、贝加尔湖以南的鞑靼,东——西辽河一带的兀良哈部。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明初与诸部没有大的冲突,也无密切联系。最早发生冲突的是北面的鞑靼人。明成祖永乐七年,阿鲁台擅权时,明朝使者郭骥被杀,引起明军讨伐,被鞑鞑军打败;成祖率五十万大军亲征,打败鞑靼人,迫使阿鲁台称臣,但不久又反叛,引起明成祖四次亲征。第四次亲征时明成祖朱棣病死在途中。

 由于明成祖称燕王时与兀良哈部关系较好,靖难之役时,兀良哈部曾出兵从征,立有军功,成祖继位后封兀良哈各部首领以军职,并赐与耕牛农具,关系比较融洽。关系最紧张的是西部的瓦刺。瓦刺人在明初分三部分,其中马哈木部最大,明朝封马哈木为顺宁王。马哈木以明朝原封鞑靼部阿鲁台为名,发兵攻内地,被明成祖亲征打败。马哈木死后其子脱欢统一了各部,又统一了鞑靼部,脱欢尊鞑靼首领为汗,自称太师,沿袭顺宁王,掌实权。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太师位,梦想“求大元一统天下”,效法成吉思汗,忽必烈,向中原扩张。


 此时已是明中期,英宗在位,太监王振专权,朝政腐败,边备松驰,明王朝以“通贡”厚赐来安抚瓦刺人,成为明王朝的沉重经济负担。王振粉饰太平,凡瓦刺人所请,无所不给,使瓦剌人的胃口越来越大。有一次,瓦刺人来京贡马,明朝按来人数赏赐,瓦剌多报为三千五百(实际二千五百),王振怒,令礼部按实口给赏,引起也先的反叛。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发四路大军南征,并亲征大同;大同告急“边报”一天十几次送到北京,王振挟英宗亲征,毫无准备即带五十万人迎击瓦刺,经宣府西行,刚到大同,发觉其它地方接连陷落,大同成了孤地,便急忙退兵到宣府。也先率军追赶,又奔怀来城,行至离城二十里处的土木堡时,王振以随行物品未到而等待,没能及时入城,被也先围在土木堡,也先先议和,英宗许之,准备出城转移,刚一移营,也先即率军杀入,官军死伤大半,王振诸人被敌军所杀,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后,在敌营写信给怀来守臣,守臣送到北京。当时京师兵不及十万,人心动乱。太后、皇后没了主见,大臣请迁都南京,学士于谦力拒,说:“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独不见南渡乎?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三天后,太后见英宗无音讯,即令成王朱祁钰总百官,又立为帝,即景泰帝(代宗);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守住京师,十月也先进攻京师,于谦率军抵抗,大败瓦刺军;也先以杀英宗要挟攻占北京,于谦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也先阴谋未能得逞。


 后来也先又数次进逼北京,均被打退,第二年也先与明议和,放回英宗。英宗以“太上皇”名义住在南宫。八年后, 代宗病危,在宦官曹吉祥和原主张迁都的徐亨等人的支持下,英宗重新登基,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英宗迁怒于谦“社稷为重君为轻”,杀于谦,现北京仍有“于忠肃公神祠”(东单内)。后来瓦刺部发生分裂,也先被杀后,势力衰落,东部鞑靼势力崛起。到嘉靖年间,俺答汗强大起来,又南下进攻大同;后鉴于力量不及,与明修好。俺答汗死后,其妻三娘子掌权,与明和好,封忠顺夫人,三娘子掌权后,明与蒙人民在张家口,大同等开马市,官民交易,没发生大的冲突。


 为了防止蒙人的再度袭扰,明政府也趁和平时期修筑边城,先后设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苏州、太原、固原九个要镇,史称“九边”,有重点地把守,同时又整修长城,现存的长城即是明中期为防蒙人而修筑的。后蒙人附于女真(满人)。

 
 三、中日交往与抗倭斗争


 自明朝初年,日本就不断派使者来华;明朝也在洪武二、三年接连派人去日本,两国邦交正常。永乐时日本使臣来华,成祖还派官员护送回日本。中日的经济贸易交往也一直在进行,洪武初设宁波市舶司,就是为了与日本交流。日本商人来华后在杭州、南京、扬州等地贸易,商品有刀、剑、漆等,中国商船也到日本的长崎等处,输出丝绸,书籍等,有官方贸易,也有私人贸易,同时双方也在文化方面进行很多交流。


 但有些日本“海盗”常劫夺财物,威胁贸易的正常进行,永乐初只好规定双方贸易每十年一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宣传时放宽到“人毋过三百,船毋过三艘”。


 1.倭寇骚扰与抗倭斗争

 自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即明朝一代,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混战。同时为掠夺财富,又纠集一些没落封建主、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在海上武装抢掠,特别是抢夺中国的商船,甚至骚扰中国沿海城乡,被称为倭寇。倭寇骚扰自元末即已开始,洪武初掠苏州、崇明,为明朝守军击退。永乐时,一方面允许和限制中日贸易,一方面加强海防,“量地远近,置卫筑城,水陆设防”,破坏尚不严重。正统已降,国家财政日衰,海防渐趋松驰,倭寇侵扰越来越多,给海上贸易,特别是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以严重威胁。如正统四年,倭寇便扰浙江台州一村,“发掘冢墓,束婴竿上,浇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造成流血成川。嘉靖时,沿海卫所的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士兵“十百三四”,凡倭冠“剽掠辄得志”。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大商人,海盗与倭寇勾结,如汪直、徐海、毛海峰,加重了倭患。嘉靖二十七年明朝派朱纨巡抚浙江,朱纨封锁海面,捕杀通倭海盗,但大商人指使在朝的官僚弹劾朱纨滥杀无辜,迫使朱纨自杀,此后“罢巡视大臣不设,中外摇头不敢言海禁事”,倭寇更加嚣张。


 嘉靖三十一年,浙江台州一带被骚掠;次年又进犯海边的温州,宁波、绍兴、及江苏、上海、南京,“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惊”,甚至打到江北的南京,“杀伤四五千人”(明史本传55)。倭寇攻嘉定城时,驻军逃逸,城内有马八百,两人,率众保城,冲入敌阵,杀死十余人。并流传着许多老少妇幼助战的佳话,如嘉定被袭,守军困睡,一个十岁少年巡城时发现告警,在发警的同时被倭寇杀死。淮北铁匠将自己打造的全部刀剑拿来率众御寇;福建长乐城被倭寇炸崩,全城老幼协助守城,抵挡敌人。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戚家军是抗倭的主要力量。他看到明军腐败,便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自励,募集勇士,抵挡倭寇。戚家军主要由农民、矿工组成,戚继光倾家资造武器,在内地沼泽湖泊中训练,然后与倭寇交战十余次,平定了浙江的倭患。然后转入福建,与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平定了福建倭患;俞大猷又率军平定了广东的倭患。才使沿海的倭患平息下去。


 2、抗倭援朝战争

 朝鲜即隋唐时期的高丽,原与中国有藩属关系,宋代渐渐脱离,元朝时期仍在版图之内,明代成了友好邻居。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成了中国东北的大门,存亡安危利益一致。万历年间,日本国内分裂混战的形势也有了变化,丰臣秀吉战胜其它割据势力,统一了日本。为了满足封建主和商人们的贪欲,大肆向外扩张,万历二十年(1592)发动了侵朝战争,战船数百,日军十万,从釜山登陆,很快攻克汉城。朝鲜国王派使向明求援,鉴于日本之意实在中国,明派宋应昌等将兵四万渡过鸭绿江,赴朝抗倭。很快击败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收复部分国土,扭转了战局。丰臣秀吉便以讲和来诱使明军撤军;明朝兵部尚书主和,军队撤回。五年后,丰臣秀吉再次进攻朝鲜,明政府派军入朝,连败日军,日军从海上撤退时,又在釜山附近的海面上与日军展开决战,几乎全歼日本水军,在这次决定性战役中,中国名将邓子龙和朝鲜李舜臣都牺牲了。日军很长时间不再进犯朝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bx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