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日期:2011-11-21]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lbx [字体: ]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躲避战火和日军烧杀抢掠,坚持抗战,“中国社会的重心迅速西移”。


 一、西南大后方的建设


  (一)工业内迁


  (二)兴办了一批工矿企业


  (三)高校的内迁


  (四)人口大规模向西部地区流动


  (五)银行业发展较快


  (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西南大后方工业发展原因


  1.大规模工业内迁的推动作用


  2.有一个独立的充分市场


  3.沦陷区人口大量迁移到西南后方,增加了对工业品的需求。战时各种物资的需要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4.大量科技人员和设备迁到后方,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国民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鼓励内迁,代征土地,低息或者免息贷款。鼓励资源开发。鼓励发明创造。


 三、西南大后方工业发展特点


  1.官僚资本的垄断和统治。


  2.生产资料部门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生活资料部门。


  3.规模小,设备简陋。
以国统区为重点。国民政府完成了从和平经济到战时经济的转变。
战时工矿区内迁。1937年8月13日前开始到1940年,内迁工厂600家,为保存抗战的经济力量。奠定后方建设、       开发西北西南工业,在技术、设备与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国营工矿业有了较大发展,战时工业发展方针:“以军需工业为中心”,重点发展重工业、开发矿业资源、发展电力等。1943年,共有工厂656家。


 民营工矿业。1944年共有工厂近5000家。1939年前,主要生产军需品,1939年年后转向非军工生产,涉及发电、煤炭、钢铁等领域。


 农业经济。1940年国民政府设立农林部,设立农村金融网,组织农村合作社,推广科学种田,增加农产品出口,复兴中国农村。1941年起,国民政府对农村实行“三征”(征实、征购,征税),加重了农民负担,弊大于利。


 交通运输业,有长足发展。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及西南交通网的建立。

 
 商业与外贸。对战略产品如桐油、钛、钨实行统购统销、贸易统制。


 财政与金融。成立四行联合办事总处(四联总处),负责办理政府战时金融政策的制定及相关特种业务。1937-1944年间四联总处核定的放贷总额是495.56亿元,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四、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占领东北、华北后,通过扶植傀儡政权、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等形式,开始了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日本通过建立伪“满洲国”、华北自治政府、维新政府、南京汪伪政府等,实行“以华治华”的政治统治。在沦陷区强化保甲制度,即对居民10户编为一甲,若干甲编为一保,设立保长。若干保编为一乡或一镇,设立乡镇长。若干乡镇编为一区,设置区长。居民发给“良民证”。所有车辆船只必须登记,外出运输必须领取特许证方可通行。与此同时,日本还操控建立了各种伪民众团体与发动组织,配合伪政府进行殖民统治。

  1937年12月,日本仿照东北的“协和会”,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新民会”,由华北日奸头子王克敏兼任会长。1938年7月,日本在上海成立了“大民会”,不久迁移南京,由梁鸿志兼任总裁。另外,日本还在武汉成立了“正义会”等组织。这些团体与组织,利用各种理论或主义,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做辩护,迷惑和麻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基层,日伪 在实行保甲制度的同时,还建立“维持会”、“自卫团”、“爱乡会”、“政工团”、“特种教育委员会”等组织,从事抽查保甲、监视居民、巡逻报信、站岗放哨、支差服役、宣传教育等活动,严密窥视沦陷区人民的言行。


  为了弥补日军兵力的不足,日本大量在沦陷区编练伪军。在华北,组建“华北治安军”,齐燮元任总司令,下辖3个集团军。1940年10月改称“华北绥靖军”,扩大到4个集团军。在内蒙古地区组建伪蒙军,由李守信任总司令,下辖9个师。在华中,组建伪绥靖军,由任援道任总司令。1939年12月,在上海举办军官训练团,培训伪军骨干,汪精卫自任团长。1940年3月,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组建了最大的伪军——“和平救国军”,汪精卫兼任委员长。在华南,1940年底成立了“广东和平建国军”,黄大伟任总司令。这些伪军建立后,直接受日军控制和指挥,主要任务是担任警备和协助日军作战,特别是在对占领区的“治安肃正”作战中充当了日军的帮凶。


  日军同时对沦陷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日本把中国工矿企业分为统制事业与自由事业:统制事业包括矿山、钢铁、交通、通讯、公用事业等,由日本政府、军阀、财阀垄断经营;自由事业主要包括轻纺、面粉、造纸、火柴、水泥、烟草、肥料、商业等,主要由日本的私人会社控制经营。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建立了满洲重工业开发会社,统制了东北的21种轻、重工业,疯狂掠夺东北矿产资源。从1937年开始,日本先后在东北实施了两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重点开发东北的煤炭与生铁。东北生产的原煤有22800万吨、生铁有1200万吨被运往日本。

  1938年11月,日本同时成立了“华北开发公司”和“华中振兴公司”两大“国策公司”,以所谓“中日合作”的形式,目的是“以战养战”,掠夺中国资源。按照条文规定:“华北开发公司”所属各企业,中国投资45%,日本投资55%;“华中振兴公司”所属各企业,中国投资51%,日本投资49%,实际上企业经营权完全归日方所有,大部分利润也被日方占有。“华北开发公司”是日本政府与北平“临时政府”合资兴办,经营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子公司有29个,主要以“二黑二白”,即煤、铁、盐、棉为重点,是日本在华北进行经济掠夺的最大垄断组织。“华中振兴公司”是日本政府与南京“维新政府”合资开办,子公司13个,控制了华中地区煤炭、钢铁、电力、水产、蚕丝等行业。此外,日本在华南还建立了橡胶、制糖等公司,实行经济掠夺。


  对沦陷区农村,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是:强占土地。其方式主要有:强行圈占和没收土地,以用于其修筑兵营、仓库、公路、机场、碉堡、封锁沟等;通过分配给移民土地达到对中国土地的占有,将近100万的日本移民,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中日实业公司”没收了军粮城、茶堤两大农场的土地5万多亩,日伪合办的“垦殖公司”圈占冀东沿海土地达7万顷。其次,地方伪政权任意征收苛捐杂税,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第三,强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第四,日伪军直接抢掠粮食、牲畜及各种财物。


  日本在沦陷区扶植伪政权的同时,还成立了银行,发行货币。如张家口的蒙疆银行发行“蒙疆券”,北平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上海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联券”。这些几乎全是没有准备金的不兑现纸币,仅仅靠武力维系其“信用”。日军还从1938年11月起发行“军用票”。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各种银行,通过发行伪钞、收兑法币、套取中国外汇基金等形式,破坏中国的金融体系,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


  推行奴化教育与宣传也是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环节。日本先后在中国沦陷区建立“蒙疆学院”、“新民学院”、“建国青年学院”等高等院校,目的是为其各级傀儡政权培养后备梯队。中等教育主要以“务实”教育为主,培养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技术人才与师资队伍。日伪还强令中小学把日语列为必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反共、媚日与卖国教育,篡改和歪曲中国历史与文化,宣扬“日中同文同种”、“中日满亲善”以及汪精卫集团的“和平”汉奸理论,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章句来解释汉奸理论“新民主义”,提倡尊孔读经,倡导“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此外,日伪还通过其创办的100多种期刊报纸,夸大日军的军事胜利,制造日本必胜、中国必败的舆论,目的是彻底取消中国人民的抗日思想,以实现其完全征服中国的野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bx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