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 考研大纲

[日期:2014-06-13]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zjc [字体: ]

  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考研改为自主命题,考试科目是643历史学综合。学校有推荐参考书,有自己的考研大纲。西北师范大学的2015年大纲要等到2014年8、9月份才会发布。所以2015年备考西北师范大学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参考2014年历史学考研全国版大纲,指导自己的复习,因为考试大纲不会完全发生变化的,即使大纲变化,也只会是一些知识点的增加、删除,或者是表述的变化,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大纲不但是考研复习的起点,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也要经常根据考试大纲中定期进行知识检索,看自己哪些知识点理解了,哪些仍属于模糊状态,以便进行及时的弥补。
  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历史学考研大纲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前期复习阶段是知识从薄到厚的积累过程,而冲刺阶段,就是要把知识由厚变薄,提纲挈领,掌握每一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而这个阶段,历史学考研大纲无疑是我们最权威,最精练的参考书。

  历史学考研疑问解答:报考院校信息历史学方向选择、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历史学导师信息、备考时间安排、参考书如何选择如何选择历史学考研辅导班、历史学考研宏观概况等,请咨询博仁老师QQ:4006262918,历史学考研群374093874。
附:
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43)
一、考核要求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二、考核评价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对一些重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注重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和比较,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性揭示。对既有知识进行有效迅速的归纳总结,提取知识要点,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判断和分析。
3.注重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能够对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在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基础上,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考核内容
《历史综合·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第二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第一节 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节 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
第一节 秦帝国的建立
第二节 秦代社会主要阶级构成
第三节 秦末农民起义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第一节 东汉前期政治
第二节 东汉社会经济
第三节 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四节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
第五节 东汉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第一节 三国鼎立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四节 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前期的政治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农民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唐代的民族关系
唐末农民大起义
唐代的文化和社会和生活
唐代的中外关系
第十二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
第二节 北宋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第三节 辽、西夏及其他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和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
第五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第七节 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第八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
第九节 南宋的灭亡
第十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十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元朝的衰落和灭亡
第五节 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十四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第三节 明代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
第五节 明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六节 明代中外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
第十五章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進一步发展
清军南下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清代的政治
统一形势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清代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清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清代中外关系和中国人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考试参考书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版。
张岂之、张国刚主编:《中国历史》(古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历史综合·中国近代史》部分
绪论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内容及分期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及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近代史线索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学习中国近代史意义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第二节 英帝国主义挑起的鸦片战争
第三节 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              
第二章  太平天国起义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
第二节 定都天京后的主要措施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
第二节 沙俄对我国的领土侵略
第四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一节  天京变乱和重振朝纲
第二节  中外反动势力对太平军的联合绞杀
第五章  洋务运动及中国民族工业兴起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中国民间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六章  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第一节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七章  戊戌变法运动
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
第八章  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第二节  义和团的兴起及清政府的对外宣战
第三节  义和团失败及《辛丑条约》的 订立
第九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
第一节  清政府的进一步卖办化及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二节  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及领导的爱国斗争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
第十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来临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爆发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及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十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及新时代曙光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二节  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第三节  新时代的曙光   
考试参考书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
2.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华书局1998年版。
《历史综合·中国现代史》部分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
第一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
第二节 五四运动 新思潮的竞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三节 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
第四节 社会各界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节 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分化
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
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和中共的白区秘密工作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
第一节 “九一八”国难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
第三节 苏区工农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第四节 华北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第五节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 全国团结抗战开始
第二节 日军全面进攻 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国民政府向战时体制的变化
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五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战场 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相持阶段后期中国的战局和政局
第三节 民主运动的再兴起 着眼于战后的各种政治主张的发表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第二节 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第四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八章 哲学 科学 文化思潮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文化思潮
第三节 中西兼具的风俗文化
第四节 哲学、科学、文学创作
考试参考书目:
1.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华腾:《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历史综合·中国当代史》部分
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现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进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纠正
第三节 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节 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和经济上调整任务的完成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
第二节 全国陷入“全面内战”局面和“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第四节 全面整顿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第二节 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
第二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五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
考试参考书目:
郭大钧:《中国当代史》(1949-200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齐鹏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历史综合·世界史》(上古)部分
第一章 人类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第三节 史前文化  
第二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 
第三节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第四节 波斯帝国
第五节 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第二节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第三节 古代埃及文化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 哈拉帕文化、摩亨佐·达罗文化
第二节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第三节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第四节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明 
第一节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第二节 希腊城邦制度 
第三节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四节 雅典民主政治
第五节 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与社会风尚
第六节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第七节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第六章 古代罗马文明
第一节 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第二节 罗马共和国的危机与覆亡
第三节 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第四节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第五节 罗马帝国的危机 
第六节 古代罗马文化
《历史综合·世界史》(中世纪史)部分
第一章 中世纪的西欧 
第一节 古日耳曼人社会、蛮族入侵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
第三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农奴制 
第四节 英国、法国、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西班牙
第五节 中世纪的城市
第六节 世俗权力与教权的斗争   
第七节 西欧封建教会和封建文化 
第二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 
第三节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第四节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第三章 中世纪的东欧 
第一节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第二节 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拜占庭文化 
第三节 基辅罗斯
第五节 蒙古人入侵、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第六节 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第七节 波兰、捷克
第四章 中世纪东亚与南亚 
第一节 大化改新和幕藩体制 
第二节 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 
第三节 中世纪朝鲜 
第五章 美洲文明 
第一节 玛雅文明
第二节 阿兹特克文明 
第三节 印加文明
《历史综合·世界史》(近代史)部分
第一章 16世纪的西方世界
第一节 文艺复兴 
第二节 宗教改革
第三节 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第四节 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第六节 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旧制度的衰落
第三节 开明君主专制 
第四节 启蒙运动 
第五节 美国独立战争   
第六节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第七节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八节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
第三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第二节 工人运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节 第一国际
第五节 巴黎公社
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内战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第三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四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五节 日本明治维新
第六节 1848年革命   
第七节 英国1832、1867年改革
第五章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第一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节 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第二节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
第四节 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历史综合·世界史》(现代史)部分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俄国1905年革命
第三节 亚洲的觉醒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五节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第六节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第七节 国际联盟
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
第一节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第二节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第三节 共产国际
第四节 德国十一月革命
第五节 匈牙利革命
第六节 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第七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第八节 斯大林执政与斯大林模式建立
第三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德国赔款问题
第二节 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第三节 集体安全与《非战公约》
第四节 魏玛共和国
第五节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六节 美国的繁荣
第七节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第八节 美国政治经济状况与 “罗斯福新政”
第九节 英国、法国的衰落  
第十节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
第四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节 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甘地主义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三节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第四节 墨西哥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
第五节 埃及的独立运动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三节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 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 
第五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
第二节 联合国的建立
第三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第四节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第五节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第七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衡发展
第一节 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
第二节 战后德国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
第三节 美国的内政与社会经济
第四节 西欧一体化进程 
第八章 苏联与东欧 
第一节 苏南冲突 
第二节 赫鲁晓夫的改革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节 戈尔巴乔改革 
第五节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考试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教材(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启迪、孔祥民、刘宗绪、张建华主编:《世界史》教材(四卷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jc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