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之宋代编年体史书发展

[日期:2012-01-05]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lbx [字体: ]

《资治通鉴》


1、司马光生平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死后封温国公。


2、《资治通鉴》的著作情况及编纂方法


编修过程:《资治通鉴》编修历时19年,协修人员包括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光子康检阅文字。修书程序:丛目—长编—定稿。丛目:按年月日的顺序编出历史事件的目录并注明资料的来源。长编:“宁失于繁,毋失于略”。定稿:考异同,删繁冗,修改润色。


3、《资治通鉴》的内容及特点


记事从三家分晋(前463年)至五代最末(559年)共1362年,分394卷,约300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


优点:(1)叙事确实,所记之事皆经悉心考证。比过去所有的史书都可信。(2)条理清楚。(3)文笔高明。《资治通鉴》既可作历史读,亦可作为文学作品读,叙事生动。


缺点:(1)有一些错误遗漏的地方。(2)纪年拘于定法,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3)文化史太少。


4、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突出史学的经世致用的作用。(2)“臣光曰”的突出史论。(3)主张据事直书,反对正统观念:①只有“使九州为一统”的王朝才是正统王朝。②分裂时期的并存政权,不可“独尊奖一国”,而指责其余为“僣伪”;这个正闰观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4)反对神鬼怪异之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980卷,记载北宋九朝168年史事,起于太祖建隆(960),迄于钦宗靖康二年(1127)。作者自称不敢言续《通鉴》,故名之曰《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南宋李焘(1115-1184),眉州(今属四川)人。


《长编》仿《通鉴》长编体例。所用材料有北宋日历、实录、正史、会要、敕令、御集以及百家小说、私史、行状、志铭等,十分丰富。李焘还制作专门的橱柜根据时间和事件将收集到的史料分门别类保存。


编纂特点:强调“宁失于繁,无失于略”。详近略远。用考异的方法来编写史书:注文中对各种资料的出处、取舍、异同、真伪及一时无法考辨的材料,都尽可能予以说明。保存有价值的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作者李心传(1164-1243),进研(今四川乐山)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专叙高宗一朝36年的历史,仿《通鉴》体例,编年系月,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接续。体例:史文与注文结合。引用材料包括日历、会要、实录、国史、奏状、诏旨、贺表、札子、墓志、家传、年谱、文集,及杂史、笔记。


《资治通鉴纲目》


朱熹所作,共59卷。因《通鉴》太详细,而《目录》太简略而写,同时也为了阐明其正统理论。体例为纲目体。据时间先后写出史事提纲,用大字书之,称为纲;对史事的具体记述,用小字分注,称为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bx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