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章炳麟思想的基本内容。
难点:
章炳麟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解题:
《訄书》,近人章炳麟撰。本书是章炳麟早期总结历史经验、阐述哲学见解和提倡社会改革的重要著作。随着作者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起变化,本书结集的篇目曾经几度调整,内容也在不断修改和补充。因而每次结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訄书》(修订本,下同)共收章炳麟在本世纪最初两年新写和修改的论文六十三篇。另对初刻本两篇突出“尊清”的文章,附加严格的自我批评跋语,放在卷首作为“前录”,同卷尾声明与清朝统治者势不两立的《解辫发》相映照,显示出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的坚强性格。
章炳麟写作《訄书》,是为了从思想上系统地清算康有为改良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同康、梁的政治主张相对立的改造中国的方案。因而,它虽然是一部论文集,分开来看,每一篇都可以独立;合起来看,便可发现全书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化到政治,层层展开,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理论体系。虽然这个体系本身还很幼稚,理论上的错误不少,尤其是存在着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意识模糊反对封建思想的倾向,对历史的看法也失之片面,整体上属于“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但它在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中间,仍然是革命必读的权威作品。
本书最初于一九○四年由日本东京翔鸾社铅印出版,次年又再次重印。一九○六年日本东京翔鸾社又印行了再版本。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编校的《章太炎全集》第三卷,收入了兼取上述二版长处的《訄书》校点本。
《清儒》,选自《訄书》第十二篇。本篇是对清朝二百余年学术变迁史的系统总结。原篇分三节。首节分析“经”的性质,认为同世界文明古国的记录一样,是夹杂着神话迷信的古史,硬拿来搞“通经致用”,结果既不通历史,又危害政治。次节说乾嘉考据学者恢复了把六经当作历史研究的传统,所以在学术上放出异彩;但朴质的考证,不合文士的口味,于是有攻击汉学的桐城派出现,于是又有欣赏《公羊》三世说的常州学派出现,于是有又调和汉、宋学以求名的陈澧等出现。末节是关于清朝经学研究具体成果评论。最后针对康有为等否定考据学作用的意见,认为考据学家强调无徵不信,竭力搜集证据,到未来的历史家应用时,便会看到这种朴实的东西发出光辉。全篇虽对清朝今文学派的批评有失公正,对戴震一派的估价也未免过分,但材料丰富,分析清楚,是近代总结清朝学术史的首出作品。以后,刘师培著《清儒得失论》,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等,都明显地以它为继续研究的起点。
选文:
1、串讲
2、重点词句:正乏 五际、六情 隆杀 牢落 姚易卓荦 宣父
3、翻译
思考题:
1、 根据本文,试论章炳麟对清代学术史的基本评判。
2、 清朝重要的学术派别有哪些
参考书:
1、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3、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