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挽救民族危机斗争的继续,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帝国主义把教会当作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反教会的斗争大体经过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9年天津教案。
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战争前。
第四阶段,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一)源起山东
义和团运动是1898年从山东开始兴起。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最初是乾嘉时期一个以民间秘密教门、拳会为核心的反清组织。其中有的原属白莲教系统的八卦教。
(二)向京津发展
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浩大。5月,义和团逐渐分成东、西两路,向京、津前进。
(三)保卫津京的斗争
1900年6月10日,英军驻华司令、海军中将西摩统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遭义和团阻击。
1.天津保卫战
1900年6月-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
2.北京保卫战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抵抗,但遭失败。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
(四)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又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
1.“扶清灭洋”的口号,集中表现出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存亡的愿望。这个口号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发展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但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只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对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结果。
2.这个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洋保国”的朴素认识,没有超越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水平。这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枷锁。
3.义和团提及“灭洋”,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起了广泛吸引群众参加反帝斗争的作用。但它对洋人、洋教和外来思想统统排斥,并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学堂、报馆、洋书、洋服,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这个口号模糊了人们反封建的视线,同时也存在着盲目排外的一面。
(五)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悲惨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弱点。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以致被清政府蒙骗利用,这是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三十余年之后,但它的斗争却有许多方面不如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如:它没有提出政权的要求,更没有建立政权;它进行武装斗争,但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它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它进行了英勇的规模巨大的斗争,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它始终坚决反帝,但又笼统、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证明: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力量,但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这种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