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与湘军
(一)曾国藩的生平与思想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咸丰二年(1852),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
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二)湘军及其特点
兵员募自湖南“团丁”(即“练勇”),粮饷由清朝政府拨给,属于“官勇”,称为“湘勇”,即后人所谓“湘军”。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凡欲立军,由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所募兵勇,需取具结保,又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加强思想控制。全军统辖于曾国藩。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实乃清朝军制的一大改革,因而使湘军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后成为镇压太平军和各地人民起义的一支主要反动武装。
与清朝军队相比,湘军具有以下特点:
1、军官 曾国藩以理学精神为号召,寻找那些具有“忠义血性”的儒生来带兵。
2、士兵 让带兵官自行回乡募兵,以一地之兵集中于一营,用乡谊故交维系部队内部的情感,以求增加作战中的互助力。
3、编制 鉴于清军兵将不习,兵兵不习,胜则相妒,败不互救,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指挥体系,
4、由大帅统领到营官,不越级指挥,职权归一;又因湘军的任务单一,作战时一营一营地
成建制调出,兵将相习,又可收指臂之效。
5、火器 注重轻重火器与冷兵器的恰当比例,并为解决运输问题而专门设立了“长夫”(类似于今日运输部队)。
6、水军 建立水军,以水制水。湘军是唯一一支可以水陆协同作战的力量。
7、训练 藩格外重视技战术训练。衡州的营地,实际上就是一个训练基地。
8、饷俸 湘军实行厚饷制度,所募士兵多为青壮年,无家小之累。
二、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9世纪50-60年代清王朝的内忧(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中央政府的绝对权威日益遭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重挑战而趋于削弱。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地方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解体的过程。
(一)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为首的地方实力派,拥有强大的政治、财政、军事等势力,他们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各地农民起义过程中迅速崛起的。
他们的势力增长表现在:
军事上,中央军权下移,督抚掌握实权。
财政上,地方财政权大增。
人事上,中央权力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
(二)满汉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由于清王朝是满族建立起来的,满人在数量上只占汉人的八十分之一,但占据行政官员的一半,享有很多特权。随着地方势力的崛起,满汉力量对比朝着汉族有利的方向发展。至咸丰时,汉人巡抚占70%以上。
地方势力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动摇了清廷统治的政治权威.它是清末政局嬗变的主要力量之一,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