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中国通史

[日期:2008-09-26] 来源:  作者: [字体: ]

 

(答案由博仁教育中心整理,仅供参考;申请邮寄博仁历史学考研免费资料

一、名词解释(86

1、殷墟: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10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什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没办法比的。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2、新莽:新朝(公元9-公元23年),帝王莽,中国朝代名。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生于公元前45年。汉成帝时,王氏一家皆为侯,王莽善于钻营,逐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称帝后,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他下令天下农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受田,一户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者,分余田给九族或邻里;设立五均,管理工商业,严格管制物价和加强税收,实行经济垄断;屡次改变币制,货币名目繁多,换算复杂,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极大混乱;更改官制名称,滥加封赏;又发动对匈奴和对东北、西南边境各族的战争。沉重的赋役徵发,残酷的刑罚,使人民怨声载道,加上连年灾荒,物价腾贵,终于引起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岁。

3、甲申政潮:恭亲王奕訢自1861年协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后,以议政王名义又任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总理衙门,总揽清廷内外大权。随着慈禧太后的地位不断巩固,她与奕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西太后曾试图将奕訢赶下台,因时机不成熟而作罢。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因奕訢力主避战而失败,为慈禧太后提供了口实。她下令奕訢等人因“委蛇保荣,办事不力”,将奕訢等人逐出军机处,奕訢被“开去一切差使,居家养疾”。从此奕訢从权力顶峰跌落下来,赋闲达10年之久。这次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的重大人事变动,史称“甲申易枢之变”或“甲申政潮”。

4、扶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5、湘江评论:19197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创刊号当天全部销完。重印2000多份,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从第二期起改印5000份。创刊号上的宣言署名毛泽东,号召"由强权得自由",主张以平民主义(德谟克拉西)来打倒强权。主张彻底研究学术,努力追求真理;群众联合,向强权者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宣言指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李大钊认为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说它魄力非常充足。《湘江评论》每周14开,约12000字,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深受读者欢迎。第2期署名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8月上旬,军阀张敬尧派军警查封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湘江评论》。

6、金圆券: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19488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发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8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101日,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1011日,国民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至1949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发行时的最高面额一百元,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以人民币兑换收回。

7、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1926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力主东征讨蒋。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1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民国195月回国。1930年春回国,8月,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今延庆路29121号),将民国16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91日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11月在上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联系黄埔各期同学,策动反蒋。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819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1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219日宋庆龄为抗议杀害邓演达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著有《邓演达文集》等。

8、一边倒: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这一政策是19496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的外交方针。“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一,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第二,它有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第三,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总之,“一边倒”的方针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与新中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绝不能因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而对它在历史上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至否定。

二、简答题(43

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

回答要点:《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等

《三国志》晋陈寿(233-297)编撰。其具体成书时间,史无明文。但据《华阳国志》及《史通》等文献记载,该书当撰写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平吴以后8,为其晚年之作。考三国志中魏亡于265,蜀汉亡于263年而吴亡于280,陈寿在从280年到297年期间完成了《三国志》一书的编撰工作,基本属于当代人写当代史,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其语料价值也颇高。《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

回答要点: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以后,国民党内各派新军阀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混战。国民党新军阀主要有四派,即蒋介石集团,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李宗仁(白崇禧)集团。国民党军阀对奉系军阀的战争刚一结束,这四派军阀之间的矛盾立即尖锐起来,蒋介石以裁军为名企图削弱其它各派势力,使他与冯、阎、桂之间的矛盾激化,开始了新军阀的战争。 19293月,为争夺两湖地盘,首先发生蒋桂战争。结果蒋军控制了两湖大部分地区,并进占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兵败后逃往香港。蒋杜战争的战火尚未熄火,蒋冯之战又拉开战幕。19295月,为争夺山东地盘,蒋冯兵戎相见。冯玉祥部下两个重要将领为蒋所收买,西北军发生激烈分化。在四面受敌的形势下,冯玉祥只好通电下野。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只是为更大规模的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拉开了序幕。1930年春,阎、冯、桂派联合,对蒋介石发动战争。双方百万大军在中原地区混战数月。史称“中原大战”。后来,张学良率军入关,支持蒋介石,中原大战以蒋胜利宣告结束。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旷日持久,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严重破坏了战争所波及地区的生产和社会稳定。战争使大革命时期形成的蒋介石集团之外的派军阀逐渐衰落,蒋介石集团逐渐掌握了全国大部地区的统治权。军阀混战也给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回答要点:①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②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没有多年间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宣传、组织工作和前仆后继的斗争,就不会有武昌起义。③立宪党人在“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之后,也开始分化。部分立宪党人开始向革命派靠拢。④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鄂军西调,武汉空虚,又给武汉的革命党人造成了一个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这是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⑤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从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

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回答要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简称五项原则,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429日,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首先提出了这些原则。1954628日,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在新德里发表声明,重申了这五项原则,并指出,“在我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同年629日,中、缅两国总理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三、论述题(32(答案由博仁教育中心整理,仅供参考)

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

回答要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热烈的话题。早在1954年,就开始了这一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十几种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说法。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观点。但著名学者刘大年所提出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说,得到了学术界较一致的认同。新课标吸取了这一观点,认为近代中国有两条鲜明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即民族独立;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反帝反封建与中国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言之,在110年的近代史上,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打击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腐败统治以获得社会进步,顺应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谋求近代化,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线索。

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尤其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更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但是,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和斗争,抗击了列强的侵略,延缓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亡的过程,取得了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民族斗争的伟大胜利。

列强在侵华过程中,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在近代中国,先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不仅无力有效抵抗外侵,甚至还与列强勾结,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阻碍中国的进步。因此,进行改革和革命,反抗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斗争,也成为近代中国的另一主题。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通常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简言之,是指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并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观念、军事、外交等社会领域的近代化。列强的入侵,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在封建经济的夹缝中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因此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通常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演进层次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心性的三段演化方式。更全面、更权威的解释是,中国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兴办和近代民主制度构建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沉沦相反,中国的近代化代表了向前发展的趋向。

2、明清文化(答案由博仁教育中心整理,仅供参考)

回答要点:(一)、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总体特征是“承古萌新”,具体来说:(1)、集大成的古典科技巨著相继出现;(2)、伴随商品经济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3)、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走向繁荣,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4)、古典文学进入总结时期,大型图书纷纷出现;(5)、西学东渐的现象出现,中国开始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1)、封建专制主义强化,违背历史发展规律;(2)、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思想产生;(3)、文化专制,科技发展无较大突破;(4)、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内外交流的机会,开始落后西方。

(三)、古典科学巨著的出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四)、进步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倡导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  强调“经世致用”,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理依于气,用发展观看待历史,要求政治“趋时更新”。

(五)、明清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孽海花传奇》等反映的思想要求: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②反对阶级压迫剥削制度;③反对封建礼教;④揭露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与衰败。

(六)、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现象出现的原因:①封建专制强化,科技文化进步缓慢;②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失去内外交流;③西方科技发展迅速,赶超中国;④宗教传播,推动科技文化的交流。代表人物:西方的利玛窦,中国的徐光启。

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回答要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开始前后,全面科学地分析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认为:敌强我弱,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的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敌小我大,日军兵力不足的敌后广大乡村地带必然成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国民党军装备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且控制全国资源,八路军、新四军等善于做群众工作,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适于担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因而,“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的这种分工,既符合全面抗战军事战略上的需要,又符合国共两党和两军的自身情况。两个战场缺一不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发挥各自的优长,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和手段,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有利的战略布局。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人民武装同国民党军队在战役层次上进行了密切的配合。这种配合,体现在国共两军在作战行动上的协调、支援与策应。19408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有105个团、20万人参加的“百团大战”,时间长达5个多月,歼灭日伪军4万多人,瘫痪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对此,蒋介石在给八路军的嘉奖电中称:“贵部发动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之鼓舞。”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发起强大攻势,实施局部反攻,有力地牵制、打击了日军,使沿平汉路南下的华北日军在进攻至平汉线南段之后,不得不回师华北。

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支援也是比较好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从19377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为日军的主攻方向,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的一年零四个月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次大规模战略防御性作战,共毙伤俘日军25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同时,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等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作用。在敌后战场形成之初,国民党军或直接配属八路军或间接配合八路军进行反围攻作战,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19384月,八路军总部指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和山西新军一部,在配属的国民党军2个军另3个师的积极配合下,粉碎了日军3万余人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九路围攻”,并收复县城17座。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同时打击侵华日军,使其顾此失彼,这既有利于消灭敌人,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由弱变强。八年全面抗战中,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多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多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不难想像,如果只有一个战场,那么日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一线作战,使其“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图谋得逞。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虽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但两个战场都功不可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战胜强大的敌人,要独立、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团结一致,和衷共济。
推荐 打印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友情链接 ]
 

 本站论坛    免费考研论坛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    博仁心理学考研论坛    博仁历史学考研论坛    博仁教育学考研论坛    共享天下    博仁考研说吧

博仁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北京博仁教育中心 京ICP备09065607号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1009室 邮编:100875
咨询热线:(010)58808856 4006262918 QQ:718536668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